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闹纷纷(鬧紛紛)
喧闹杂乱貌。《杨家府演义·焦赞夜杀谢金吾》:“军校曰:‘这里闹纷纷的,我等难以从容饮酒。’” 秦牧 《赌赛》:“大家七嘴八舌闹纷纷的。”
《漢語大詞典》:嘈嗷
(1).象声词。形容声音喧闹杂乱。西京杂记卷六:“ 鲁恭王 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 中山王 为赋曰:‘幼雏羸鷇,单雄寡雌,纷紜翔集,嘈嗷鸣啼。’” 晋 王鉴 《七夕观织女》诗:“云韶何嘈嗷,灵鼓鸣相和。”
(2).喧盛。 唐 韩愈 孟郊 《同宿联句》:“逸韵何嘈嗷。高名俟沽赁。”
《漢語大詞典》:嘈啐
形容声音的喧闹杂乱。文选·马融〈长笛赋〉:“啾咋嘈啐似华羽兮,绞灼激以转切。” 李善 注引《埤苍》:“嘈啐,声貌。”
《漢語大詞典》:遨曹
喧闹杂乱貌。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於是流瀁不一,遨曹无边。”参见“ 嗷嘈 ”。
《國語辭典》:嗷嘈  拼音:áo cáo
形容声音急而嘈杂。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二首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也作「敖嘈」。
分類:喧杂五场
《国语辞典》:吵嘈  拼音:chǎo cáo
声音喧闹杂乱。如:「来看热闹的一群人,私下谈论不休,吵嘈不已。」
《漢語大詞典》:嘈啾
象声词。形容声音的喧闹杂乱。 清 遁庐 《童子军·警鼓》:“烛短怕风遒,怎街头揶揄,路鬼又嘈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