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览(一覽)  拼音:yī lǎn
1.浏览一遍。《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不明矣。」《新唐书。卷一二五。苏瑰传》:「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
2.一望而知。唐。杜甫 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诗:「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國語辭典》:掩卷  拼音:yǎn juàn
阖起书本。如:「看了小说里的悲惨情节,不禁掩卷叹息。」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國語辭典》:伏读(伏讀)  拼音:fú dú
1.拜读。表示恭敬地阅读。《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偶得古兵书,伏读经书,自谓可将十万。」《歧路灯》第九三回:「伏读高皇帝刊碑于国子监之门曰:『宋讷为祭酒,教的秀才,后来做官,好生的中用。』」
2.古代凡下级属员接奉上级来函,表示拜读的用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杜畿》:「伏读明诏,乃知圣思究尽下情,然亦怪陛下不治其本而忧其末也。」《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伏读: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后来覆奏摺内必叙云:臣伏读上谕云云。」
《國語辭典》:读者(讀者)  拼音:dú zhě
阅读书报杂志文章的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及平章要切,断而能悲也。」
《漢語大詞典》:废书(廢書)
(1).放下书。谓中止阅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余读《孟子书》,至 梁惠王 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
(2).失去使用价值的书籍。如:把废书废报送到废品回收站。
《国语辞典》:熟读(熟读)  拼音:shóu dú
细心阅读并能背诵。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國語辭典》:书签(書籤)  拼音:shū qiān
夹在书里,作为阅读进度标识的卡片。
《國語辭典》:披阅(披閱)  拼音:pī yuè
开卷阅览。《旧唐书。卷一六七。段文昌传》:「成式字柯古,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
分類:披阅阅读
《國語辭典》:重读(重讀)  拼音:chóng dú
重新再读。如:「这篇文章请再重读一遍好吗?」
分類:重新阅读
《國語辭典》:读经(讀經)  拼音:dú jīng
诵读儒家经典书籍,如五经、十三经之类。《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屡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
《漢語大詞典》:遍览(遍覽)
(1).普遍阅读。 唐 白居易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宋史·司马光传:“ 光 常患歷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2).到处游观。 宋 王巩 甲申杂记:“御笔亲制置一图,出 元丰 尚书省是也,既成,亲幸遍览,悉如初旨。”
《漢語大詞典》:读诵(讀誦)
阅读,诵读。汉书·儿宽传:“时行赁作,带经而鉏,休息輒读诵,其精如此。”南史·儒林传·郑灼:“常蔬食,讲授多苦心热,若瓜时,輒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读诵,其篤志如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隶为隶书,古为科斗。盖前一简作科斗,后一简作隶书,释之以便读诵。”
分類:阅读诵读
《國語辭典》:学习(學習)  拼音:xué xí
研习、钻研。《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士则学习法令辟禁。」《红楼梦》第四八回:「如今要成人立事,学习著买卖,又不准我了。」
《國語辭典》:学习(學習)  拼音:xué xi
1.效法。如:「我们应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2.受教研习。如:「我在王老师门下学习。」
《漢語大詞典》:试读
尝试性地阅读。例如:我上次试读的那本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
《漢語大詞典》:博涉
广泛地涉猎、阅读。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羡 博涉经书,有威严,与诸儒讲论於 白虎殿 。”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羣书一万卷,博涉供务隙。”明史·郭景祥传:“ 景祥 性谅直,博涉书史,遇事敢言, 太祖 亲信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孙灵晖:“博涉群书,有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