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程书(程書)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於 秦始皇 ……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 始皇 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后因以“程书”谓限量阅读处理文书。 宋 范成大 《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漢語大詞典》:废卷(廢卷)
放下书。谓中止阅读。新唐书·马周传:“臣每读前史,见贤者忠孝事,未尝不废卷长想,思履其迹。”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九:“予读晋书至此,未尝不废卷太息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使读书作古之人,取《西厢》南本一閲,句櫛字比,未有不废卷掩鼻,而怪秽气薰人者也。”参见“ 废书 ”。
《漢語大詞典》:废书(廢書)
(1).放下书。谓中止阅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余读《孟子书》,至 梁惠王 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
(2).失去使用价值的书籍。如:把废书废报送到废品回收站。
《漢語大詞典》:遍读(徧讀)
全部阅读;通读。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 衡 , 衡 曰:‘愿得主人书徧读之。’”徧,一本作“ 遍 ”。宋史·张昭传:“未冠,徧读九经,尽通其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古来诗人的集子很多,仅只 唐 人的集子已经不少了,哪能一一徧读呢!”
《國語辭典》:泛览(泛覽)  拼音:fàn lǎn
广博的阅览。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國語辭典》:内参(內參)  拼音:nèi cān
1.太监。《北齐书。卷八。幼主帝纪》:「亲率内参临拒,或实弯弓射人。」《资治通鉴。卷一七○。陈纪四。宣帝太建三年》:「太后怒,遣使就内省以弓弦绞杀子琮,使内参以库车载尸归其家。」
2.只供一部分特定人员阅读的资料。如:「此为单位内参,非全部人员可以随意调阅。」
《漢語大詞典》:饱读(飽讀)
充分阅读。 宋 张耒 《送杨念三监簿侍行赴鄂渚》诗:“饱读兵书取卿相,不应如我老无成。”《三国演义》第九六回:“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諳战法。” 郭沫若 《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一直到 鲁迅 死后,那时我还在 日本 亡命,才由友人的帮助,把所能搜集到的单行本,搜集了来饱读了一遍。”
分類:充分阅读
《國語辭典》:点阅(點閱)  拼音:diǎn yuè
点召校阅。如:「每年的国庆日庆祝大会上,总统都会亲自点阅三军。」
《漢語大詞典》:借读(借讀)
(1).借书阅读。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雅爱典籍,得一善本,倾囊弗惜,或借读手抄。”
(2).指在校学生因故离开户籍所在地寄居他处,而在寄居地暂时入学就读。
《国语辞典》:案头书(案头书)  拼音:àn tóu shū
置于案头专供阅读的书籍。清。冯梦龙〈风流梦后叙〉:「识者以为此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
《漢語大詞典》:读记(讀記)
阅读书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説在 宋 人之解书,与 梁 人之读记也。” 北齐 萧悫 《屏风诗》:“读记知州所,观图见岳形。”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藏书闻 禹穴 ,读记忆 仇池 。”
《國語辭典》:禁书(禁書)  拼音:jìn shū
政府禁止发行、阅读及收藏的书籍。《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虽其中并无毁谤朝廷的言语,既然太祖恶其为人,且现在又是禁书,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罢。」
《國語辭典》:工课(工課)  拼音:gōng kè
学生的课业。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觅不的粗衣淡饭且淹消,穷秀才工课觅分毫。」也作「功课」。
《國語辭典》:看头(看頭)  拼音:kàn tou
值得一看。《花月痕》第七回:「那花选有什么看头呢?」
《國語辭典》:审阅(審閱)  拼音:shěn yuè
审查核阅。如:「主编每次审阅社论后,必会盖上戳印。」
《國語辭典》:批阅(批閱)  拼音:pī yuè
阅读并加以批示。如:「他已将公文批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