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归伍(归伍)  拼音:guī wǔ
1.在清朝时称撤兵仍回本营本队为「归伍」。
2.归回队伍中的位置。如:「出列报数后,迅速归伍。」
《國語辭典》:阵容(陣容)  拼音:zhèn róng
队伍的外观,或成员配置的情形。如:「花车游行阵容浩大」、「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坚强。」
《國語辭典》:归队(歸隊)  拼音:guī duì
1.重回原先所在的队伍。如:「大家尽速归队,整装出发。」《镜花缘》第九七回:「接著大队人马进城,阵内所困兵将俱已苏醒归队。」
2.比喻回到原来从事的行业。如:「他原是理科出身,从事贸易工作几年后,如今归队再重新做起。」
《國語辭典》:领队(領隊)  拼音:lǐng duì
1.带领队伍。如:「由他领队,前往操场。」《彭公案》第九九回:「吴太山自那日领带些庄丁人等,追蔡庆至南山口,周坤中了镖伤,不能抵挡众人,他也不敢往下去追,便领队回了头道寨门。」
2.带领队伍的人。如:「领队嘱咐我们要紧跟队伍,以免走散。」
《漢語大詞典》:羽队(羽隊)
背着弓箭的队伍。羽,指箭。文选·张协〈七命〉:“屯羽队于外林,纵轻翼于中荒。” 李善 注:“士负羽而为队也。”
分類:弓箭队伍
《漢語大詞典》:火队(火隊)
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五曰火队。” 杜牧 注:“焚其行伍,因乱而击之。”一说,队,通“ 隧 ”。隧,道。火队,烧绝粮道。见 梅尧臣 、 贾林 注。
《國語辭典》:步队(步隊)  拼音:bù duì
步兵队伍。《新唐书。卷五○。兵志》:「每校为步队十,骑队一,皆卷槊幡,展刃旗,散立以俟。」
分類:步兵队伍
《国语辞典》:后哨(后哨)  拼音:hòu shào
行军时,在后面担任掩护本队或警戒工作的队伍。《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便教顾全武代了陆萃之职,分兵一千前行,陆萃改作后哨。」
《國語辭典》:正步  拼音:zhèng bù
一种队伍行进时的步法。上身保持挺直、头正、目前视,两腿绷直,两脚著地时适当用力,两臂摆动较高。通常用于检阅场合。
《漢語大詞典》:拔队(拔隊)
拉出队伍。指部队拔离驻地。 郭希仁 《从戎纪略》:“ 井崧生 所统游击队扎 茅津 , 毅 军恐两面受敌,乃拔队远遁。”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凡马、步、砲、工、輜等军,闻 中和门 外砲声,即由原驻地拔队,依左列命令进攻。”
《国语辞典》:常胜军(常胜军)  拼音:cháng shèng jūn
1.清咸丰时太平军势甚张,苏松太道吴煦募兵士练洋枪,用美人华尔领之,号洋枪队。后华尔死,英人戈登继统其众,改称常胜军。李鸿章倚用其力,多树战功。
2.经常获得胜利的团体队伍。
《國語辭典》:退伍  拼音:tuì wǔ
服兵役年限届满后退出营伍。如:「他服了两年兵役,今天终于退伍了。」也称为「退役」。
《國語辭典》:头阵(頭陣)  拼音:tóu zhèn
1.作战时第一次与敌人交战。如:「我军在头阵中,就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2.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
《漢語大詞典》:走队(走隊)
(1).率领队伍。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洪逆颠末记:“相持数日,不战回,自走队往援 嘉兴 , 嘉善 、 平湖 一时并失。”
(2).列队操练。 冰心 《到青龙桥去》:“无事的时候,叫他穿着破烂的军衣,吃的是黑面,喝的是冷水,三更半夜的起来守更走队,在悲笳声中度生活。”
《国语辞典》:率队(率队)  拼音:shuài duì
率领队伍。如:「他身为体育教练,经常要率队征战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