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洛阳人,字仲川。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帝南巡,被廷杖。迁礼科给事中,以与同官劾赵文华,忤严嵩,再被廷杖,罢归。有《岷阳集》、《滋心语录》。
维基
谢江(1509年—?),字仲川,别号岷阳山人,河南河南卫(洛阳)人,官籍,嘉靖丁未进士。嘉靖十年(1531年)河南乡试第七十二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六名,三甲第十三名进士。初授行人,三十二年四月选授工科给事中,三十四年七月升户科右,三十五年四月升本科左,五月升礼科都给事中,三十六年九月因赵文华事牵连,廷杖削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用均,号泌园。嘉靖二十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有《泌园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用均,乌程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有泌园集
维基
董份(1510年—1595年),字用均,一字体化,号泌园,又号浔阳山人,浙江乌程(今湖州市南浔区)人,进士出身。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丁酉科浙江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二甲第二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二年十月散馆授编修。曾参与纂修《大明会典》。三十三年十月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三十四年二月回坊管事。世宗斋居西宫时,亲点为翰林学士,醮斋仪上的天神表也多出自其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两次任会试同考官。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典武会试。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主试北闱。次年充会试同考官。总裁南宫,赐有“东观总裁”印章。不久,加太常寺少卿,赐一品服,又晋礼部右侍郎,赐飞鱼服,领从二品俸,转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掌詹事府事,加工部尚书,仍管吏部左侍郎。升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修《奉天大志》时,任副总裁。嘉靖四十一年(1561年)得赐蟒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遭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罢黜为民。万历三十二年(1595年)三月五日病逝,享寿八十六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永丰人,字望之,号阳山。少从聂豹学,宗阳明学说。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禁火葬,创书院。擢御史,劾仇鸾挟寇自重,又劾胡宗宪、阮鹗奸贪。忤严嵩,贬夷陵州判官。嵩败,升霸州兵备佥事。历福建按察副使,与戚继光合力破倭。万历初,官大理寺卿。六年,忤张居正,被劾归。卒年六十五。有《华阳馆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丁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进大理寺卿有阳山槁华阳馆集
维基
宋仪望(1514年—1580年),字望之,号阳山、旸山、洋山,更号华阳,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省永丰县)人。江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会试第269名,三甲163名进士,授吴县知县,有政绩,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弹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后巡盐河东。检举胡宗宪、阮鹗贪污,至此得罪严嵩,贬夷陵判官。严嵩被杀后,起用任霸州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海道副使,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击退倭寇。隆庆二年,补四川佥事。四迁至大理少卿。万历二年,张居正举荐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万历四年,迁南京大理卿。一年后,改北京大理寺卿。他从师聂豹后跟随王守仁、邹守益、欧阳德等人。家居数年后去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二
定夫字士安,自号嵩阳山樵,海盐人,嘉靖初布衣。诗有风骨,堪与朱、陈相伯仲。有蛩吟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安,海盐人。有蛩吟槁。

人物简介

维基
陆凤仪(1522年—?),字舜卿,号阳山,浙江金华府兰溪人,民籍。己酉科(1549年)浙江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三十名进士。兵部观政,授江西余干县知县,四十年考选南京户科给事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父子失势,陆凤仪弹劾胡宗宪十大罪状。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复除吏科给事中,升本科右,八月升礼科左,十月以遗失圣旨,被黜为民,奉旨回籍。万历六年(1578年),金华知府王懋德延修府志,修成《金华府志》。万历十一年九月起为吏科左给事中,不久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庄国祯(1527年—1604年),字君祉,号阳山,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军籍,明朝官员,嘉靖壬戌进士,万历年间官至户部右侍郎。福建乡试第四十六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会试第九名,登三甲156名进士。授浙江会稽县知县,署浙江山阴县,以政绩,隆庆元年(1567年)二月升户科给事中,十一月升工科右,二年正月出为浙江按察佥事,升任江西左参议,六年十二月升广西副使,绥靖永宁叛乱。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改江西学政,五年正月迁广西右参政,七年五月升广东按察使,八年闰四月升云南右布政,九年十月转广西左布政。十二年八月复除河南左布政,十六年闰六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平定安庆、赣州叛乱。十八年三月晋南京刑部右侍郎,九月改北京户部右侍郎,因母亲去世丁忧,辞职归乡。三十二年卒。
戴廷忞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戴廷忞(1530年—?),字懋卿,号阳山,湖广辰州卫籍,直隶镇江府丹徒县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湖广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联捷丙辰科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官浙江东阳县知县,任内重修城墙,筑石城。三十八年改调江西分宜县,四十年升户部主事,致仕。
阳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湘乡人,字山公。崇祯十五年举人。能诗,工行草。南明时,遇乱兵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金坛人,字虎臣,号绥庵,又号华阳山人。幼喜禅理。顺治四年进士。自编修进修撰。后乞病归,遍游名山。入蜀,终于峨眉山伏虎寺。工诗文行楷。有《绥庵诗文集》、《峨眉志馀》。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蒋超,字虎臣,自号华阳山人,金坛人。顺治丁亥一甲三名进士,绶编修。有《绥庵集》。
维基
蒋超(1624年—1673年),字虎臣,号绥庵,自号华阳山人,江南镇江府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清初学者、官员、书法家,佛教居士。蒋超自幼好学,顺治二年(1656年)举乡试。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得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内弘文院编修。顺治八年(1651年),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顺治十二年(1655年),任直隶学政。后擢为修撰。康熙初年托病告退,过家乡而不返,遍游名山大川,隐居于四川峨嵋山伏虎寺。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在寺中去世。当地官员为其出资,扶柩归乡下葬。文人施润章为其撰写墓志铭。蒋超善诗文,工书法,但墨迹留传下来的不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虎文,号阳山。性狷介,隐居阳山。工诗,好刻秦汉印章,兼长行、楷书。卒年八十余。有《阳山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虎文,江南长洲人。○虎文居阳山之阳,性狷介,几至三旬九食,有馈以粟者,苟非义不受,与黄震生中坚友,论诗文不合,至拍案面赤,过此仍欢好也。工篆刻,得顾苓正传,俗士求镌名氏,虽多金谢之不顾。诗宗孟山人,或少变化,然尘坱尽涤,亦如其性情之孤孑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虚谷(1823-1896) 俗姓朱,名怀仁。后出家,名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以字行,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本籍新安(今安徽歙县),移家广陵。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出家,不茹素,不礼佛,惟以书画自娱。生平诗不多作,辄有奇句,仁和高聋公编次《虚谷和尚诗录》一卷。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增荦,字昀谷,号松阳山人,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81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杨昀谷先生遗诗·序
癸酉夏,余逃暑匡庐,杨子昀谷病中遗书讯归期,且曰:「吾今忍死待子矣。」及余归,君病已革。余既经纪其丧,复取君遗诗,属陈子诵洛编次为八卷。君自少即以诗名,冥心孤往,涩外腴中。晚岁浸淫内典,玄旨奥义,一于诗出之,所诣尤精邃。海内耆宿如螺江太傅,客沽上时,每有所作,恒就君商搉。顾性狷介,与人寡合,人亦罕知君,然独昵就余,相与为忘形交。余夙不工诗,而君谬引为同志,过从酬唱之乐,自今思之,宁可得耶?余既重负君夙昔相知之雅,复感诵洛爬梳之勤,爰书数语于简端。至君生平志事交游,具见所为诗中,今不赘述云。乙亥夏,合肥王揖唐。
杨昀谷先生遗诗·序
昀谷居士之没也,其友王子逸塘、陈子诵洛经纪其丧而归之,复谋刊其遗诗,属予点校。既卒业,乃泚笔而序之曰:鸣呼!孰谓昀谷而果穷耶?孰谓昀谷而竟死耶?怀和采真,味道之腴,驾风鞭霆,翔于太虚。谓君穷者,境也,其心则无入而不自得也。谓君死者,形也,其精气则无乎不之也。君尝登进士第,陟郎曹,改官于蜀,非无意于用世者也。晚经桑海,脱屣妻孥,居旧京会馆者二十年。穷巷湫尘,破书塞屋,瓶粟屡罄,巾褐萧然。迹其心事,殆无异于王尼之露车,袁闳之土室,隐薇蕨之操而遁于佛,郁兰椒之气而托于诗。其志洁,其行廉,古之独行君子,而今世之畸人也。君于学无所不窥,晚而专修净业。既没,视其箧,得手写之书百六十册,茧纸黝淡,朱墨烂然,博考四部,旁通九流,所纂录无虑百馀万言。惜部居淆乱,未克悉为分类。其诗虽间有完本,然亦多所窜改,且无年时可按。诵洛经岁排比,为编定古今体诗五卷、《读论语诗》一卷、《怀人诗》一卷、《妙峰唱和诗》一卷,商之逸塘,先付剞劂。君诗初学玉溪,少年所作,以隐轸缛丽为工,中岁出入唐、宋诸家,终乃服膺山谷。顾其诗格,不专主西江一派,古淡之趣,隽妙之思,往往入王、孟、韦、柳之室。洎乎薰染妙香,精研梵夹,灵想玄悟,都自华严法界中来。尝语余曰:「诗以自然为妙,以独得为奇,思与道合,神与天游,不知汉、魏,何论唐、宋?」盖君平日论诗,雅不取宗派之说,所以能超心鍊冶,直凑单微也。又语余曰:「吾处朝市,无异山林,何必物外桃源方能避世哉?」窥其意,似以逋翁妻梅子鹤犹未免俗情,而子陵垂钓桐江,尚多一羊裘为累也。故其生平与世聱牙,落落寡合。官刑曹日,与赵尧生、胡漱唐齐名。鼎革后,居京师,所与游者,若陈韬庵、樊樊山两先生,王病山、陈石遗、郑叔进、夏午诒、罗掞东、潘若海、叶遐庵、赵幼梅、李释戡、曹纕蘅,皆当世名流也。晚而与逸塘、诵洛为金石交,卒付以后事,殆佛家所谓缘法者非欤?余始识君在午诒斋中,解带写诚,遂同夙契。顷岁同寓津门,过从益数,孤馆萧寂,足音跫然。皛饭一饱,清言移晷。茵席犹煖,履綦已遥。识君何迟,别君何遽,序君之诗,不禁泫然也。乙亥春仲,无锡杨寿楠。
杨昀谷先生遗诗·序
予初不识昀谷先生。壬申秋,王逸塘先生相谓,宁有诗哲在迩,而君竟失交臂者?因亟求为介见,晤言欢甚。比后予移寓,适与隔巷,过从益密,而知先生之身世亦渐详,尤服膺先生之风概,不徒于文字为忘年交也。癸酉冬,先生病且亟,予日数诣之,躬其医药,知将不起,促逸塘先生北返,为之经纪后事。复以先生弃家遁迹,卒以客死,虑其文字之久而或湮,谋为剞劂。顾先生晚修净业,虚空粉碎,自视已若尘埃,遑恤楮墨?殁后,检其遗书,得写本凡百六十册,中以涉禅宗、类语录及爱好古籍、随读随钞者为多,皆部居淆杂,艰于排比,则取其较可辨析之古今体诗十馀册,先编次为八卷,都七百六十二首,又经其嗣君觉非追忆及别为觅寄者,补录三十六首。觉非之言曰:「先子于清季,与李亦元、曾刚甫、赵尧生、罗瘿公、陈散原、樊樊山、秦宥横、左笏卿、吴瘿公、易实甫、夏吷庵、吴康伯、胡漱唐、丁叔雅、向仙峤、蔡燕生、桂伯华、叶遐庵、黄孝觉、温毅夫、潘若海、王病山、章曼仙诸丈唱和颇富,今所载才一二,其原稿必失于岭南无疑。」考先生于清宣统二年以法曹官粤,兹集中卷五第十九页次和赵幼梅见赠之《重和二首》,有「旧写好诗坐卧俱,友人嗟赏疑梵书。自失此编百回索,甚于赤水求玄珠。閒中追诵遗八九,得君俊语欢何如」之句。予尝叩先生,审即在岭南时事,与觉非之言正符。又《石遗室诗话》屡论列先生诗,称其「一官都下,块然独处,如戒行僧,终岁苦吟,有作必以示予与尧生、瘿公。乱后箧衍零落,仅馀数首」云云,亦一證也。先生日记残页,谓曩著有《倓堪杂录》、《昀谷丛稿》等书,今悉未睹,惟存散文数十篇,及《寅寮睡谱》上下两卷,容俟续刊,以公海内。残页并自叙爵里:名增荦,更名僧若,派名封炎,字昀谷,一字延真,号滋阳山人。清咸丰十年庚申九月二十五日生,江西新建籍。光绪四年戊寅县学附生。十七年辛卯补廪膳生。二十三年丁酉本省乡试,中式第八名举人。二十四年戊戌会试,中式第一百三十八名进士。官刑部主事。三十一年乙已,保送热河理刑司员。三十三年丁未,调回本部,开办京师地方审判厅。三十四年戊申,补授推事。宣统元年己酉,法部保送知府,分发四川补用。二年庚戌,两广总督奏调广东,署法科参事。共和纪元五年,任国史馆协修。六年,官司法部秘书。十三年,官交通部参事。并备录之,以志其生平云。乙亥初秋,绍兴陈中岳。(录入: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