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龙生日(龙生日)  拼音:lóng shēng rì
阴历五月十三日。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
《国语辞典》:两头春(两头春)  拼音:liǎng tóu chūn
阴历闰年时,因多了一个月,故立春会出现于年初和年尾,称为「两头春」。《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
《国语辞典》:始生魄  拼音:shǐ shēng pò
旧称阴历十六日的月亮为「始生魄」。《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
《國語辭典》:年货(年貨)  拼音:nián huò
过年时所用的一切物品。如:「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著办年货。」《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看看残年将尽,纪老三果然来买年货,特到史家、魏家拜望。」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除夕元旦之风景》:「除夕之日,街市商店交易,辄至天明,游者采办年货者,至是更拥挤。」
《漢語大詞典》:晒犊鼻(曬犢鼻)
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 步兵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
《国语辞典》:花朝日  拼音:huā zhāo rì
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到了花朝日,孟沂要归省父母。」也称为「花朝」。
《國語辭典》:阴阳历(陰陽曆)  拼音:yīn yáng lì
综合太阴历、太阳历两种历法而制定的历法。如中国传统的农历。
《漢語大詞典》:废历(廢曆)
指阴历(亦称夏历)。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通令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后国民党政府又再三下令废除之,故名。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 茅盾 《狂欢的解剖》:“我又记起废历元旦瞥见的一幕了。”
《漢語大詞典》:王侯腊(王侯臘)
旧时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民间有煮果粥祀神、聚食及馈送亲邻的风俗,称“王侯腊”。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腊八》:“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於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闔家聚食,餽送亲隣,为腊八粥。”
《国语辞典》:扑蝶之会(扑蝶之会)  拼音:pū dié zhī huì
旧时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此时最宜游赏,士女们相聚扑蝶为戏,称为「扑蝶之会」。《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二月扑蝶之会,洵可乐焉。」
《国语辞典》:大年节(大年节)  拼音:dà nián jié
农历除夕。为阴历十二月最末一日的晚上。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六。史丞相梦赐器》:「正旦日,以语其夫人。夫人笑曰:『昨夜大年节,民俗所重,我家尚无杯酒脔肉,虚度岁华,安得有金银如是之富?』」也称为「大年日」、「大年夜」、「大除夕」。
《国语辞典》:大除夕  拼音:dà chú xì
阴历十二月最末一日的晚上。习俗上,这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也称为「大年节」。
《漢語大詞典》:做中元
在阴历七月十五祭奠亡灵。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
《国语辞典》:瓜月  拼音:guā yuè
瓜果通常于阴历七月成熟可食,故称阴历七月为「瓜月」。《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国语辞典》:月黑头(月黑头)  拼音:yuè hēi tóu
阴历每月二十日前后,入晚无月,北方人习称为「月黑头」。后泛指没有月光的黑夜。也称为「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