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阴黯(陰黯)
犹阴暗。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然而那时候 长与氏 不知是正同别人谈着话,还是想着别的事情,只摘用我末尾的话,就断定‘阴黯,阴黯’。” 叶圣陶 《城中》:“大家觉得爽然,心头不安更甚,犹如阴黯的天空,又浮来一重浓云。”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这一次我是住到正屋里来了,我占有着一间阴黯潮湿的屋子。”参见“ 阴暗 ”。
分類:阴暗
《國語辭典》:阴暗(陰暗)  拼音:yīn àn
昏暗不明。如:「在这个阴暗的角落里看书,对视力会有不良的影响。」
《漢語大詞典》:幽黯
暗淡;阴暗。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那么幽黯的黄澄澄的光线映在纸窗上,多不大方!” 叶圣陶 《倪焕之》三:“沉寂,幽黯,寒冷。尤其是那大殿,高高的藻井,纠结着灰尘和蛛网,好像随时可以掉一条蛇或者一个鬼怪来似的。”
分類:暗淡阴暗
《漢語大詞典》:黤黤
阴暗;昏暗。 宋 梅尧臣 《张太素之邠幕》诗:“悠悠关戍遥,黤黤烟云属。” 元 鲜于必仁 《普天乐·江天暮雪》曲:“晚天昏,寒江暗,雪花黤黤,云叶毿毿。”
分類:阴暗昏暗
《漢語大詞典》:阴黝(陰黝)
阴暗;黑暗。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二:“危磴入深樾,阴黝百不省。” 朱自清 《纪游》一:“好阴黝幽深的殿宇!这样这样大的庭柱,我们可给你们比下去了!”
分類:阴暗黑暗
《漢語大詞典》:幽霾
阴暗。 唐 孟郊 《石淙》诗之八:“乘时幸勤鉴,前恨多幽霾。”
分類:阴暗
《漢語大詞典》:阴悒(陰悒)
(1).犹阴暗。 徐迟 《长江桥头》:“天色更加阴悒了。而水气也更浓了,渐渐地弥漫了整个空间。”参见“ 阴暗 ”。
(2).忧愁郁悒。 茅盾 《子夜》八:“ 眉卿 觉得她的一百元未必有希望了,满心的阴悒。”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阴悒的,静定的。”
《國語辭典》:阴暗(陰暗)  拼音:yīn àn
昏暗不明。如:「在这个阴暗的角落里看书,对视力会有不良的影响。」
《國語辭典》:峥嵘(崢嶸)  拼音:zhēng róng
1.山势高峻突出的样子。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清。严复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诗:「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
2.面貌凶恶的样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
3.冷冽的样子。唐。罗隐 雪霁诗:「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剑光闪烁,杀气峥嵘。」
4.人品出众的样子。唐。杜荀鹤 送李镡游新安诗:「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干名。」
5.出人头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真是谢天谢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國語辭典》:昏昏  拼音:hūn hūn
1.昏暗模糊。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2.昏迷不清醒。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倾动烟尘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3.糊涂不辨是非。《老子》第二○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國語辭典》:杳冥  拼音:yǎo míng
1.深远幽暗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三国魏。曹丕〈感物赋〉:「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
2.高深悠远之境。《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唐。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诗二首之一:「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漢語大詞典》:墙阴(牆陰)
墙的阴影处;墙的阴暗处。 隋 卢思道 《孤鸿赋》序:“鎩翮墙阴,偶影独立。” 唐 岑参 《题山寺僧房》诗:“窗影摇羣木,墙阴载一峯。” 宋 陆游 《枕上偶赋》:“孤萤入窗罅,斜月下墙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张五》:“甫至宅后,见一男一女,作淫戯於墙阴,略不羞避。”
《漢語大詞典》:昼阴(晝陰)
(1).白昼阴暗。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浮云鬱而四塞兮,天窈窕而昼阴。” 唐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唐 杜牧 《绿梦》诗:“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近山。”
(2).指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参见“ 昼阴夜阳 ”。
《漢語大詞典》:昼阴夜阳(晝陰夜陽)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分類:阴阳
《漢語大詞典》:云愁(雲愁)
指阴暗的天色。 隋 江总 《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云愁数处黑,木落几枝黄。” 唐 独孤及 《梦远游赋》:“顾兔呀以蚀月兮,天地闭而云愁。”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见月黑云愁。”
分類:阴暗天色
《國語辭典》:窈冥  拼音:yǎo míng
1.幽暗的样子。《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文选。左思。魏都赋》:「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于绮寮。」
2.深邃的样子。《淮南子。览冥》:「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也作「窅冥」。
《漢語大詞典》:半阴(半陰)
(1).未全阴暗。 南朝 梁 沈约 《登玄畅楼》诗:“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唐 孔德绍 《夜宿荒村》诗:“风度谷餘响,月斜山半阴。”
(2).谓天气多云。 唐 刘禹锡 《洛中早春赠乐天》诗:“漠漠復靄靄,半晴将半阴。”
《國語辭典》:阴沉(陰沉)  拼音:yīn chén
1.天色阴暗沉郁。如:「天色阴沉欲雨,还是带把伞吧!」
2.性格阴郁深沉,难以开朗坦诚。如:「他性格阴沉,常令人觉得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