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25,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布阴
阴施
阴司
石阴
阴用
负阴
纯阴
阴霁
阴类
阴事
海阴
洞阴
阴城
汤阴
阴数
《骈字类编》:布阴(布阴)
陈涟岁寒轩赋:阳乌转影,绿云布阴。
《骈字类编》:阴施(阴施)
史记太史公自序:完子避难,适齐为援,阴施五世,齐人歌之。成子得政,田和为侯,王建动心,乃迁于共。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宋史李仕衡传:田重进守京兆,命仕衡鞫死囚五人,活者四人。重进即其家谓曰:子有阴施,此门当高大之。
《國語辭典》:阴司(陰司)  拼音:yīn sī
人死后灵魂所进入的地方。《西游记》第三七回:「你阴司里既没本事告他,却来我阳世间作甚?」《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他将来死的时候,这十几万银子,一个钱也带不去,到阴司里是个穷鬼。」也称为「阴间」。
《骈字类编》:石阴(石阴)
唐 无可 游山寺 多年人迹断,残照石阴清。
《骈字类编》:阴用(阴用)
蒙恬传: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
《漢語大詞典》:负阴(負陰)
荫蔽。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别有 泗 滨之梓,耸榦孤峙,负阴拂日,停雪栖霜。”
分類:荫蔽
《國語辭典》:纯阴(純陰)  拼音:chún yīn
1.阴气纯一。唐。张友正〈律移寒谷赋〉:「惟北有谷,纯阴之位。」宋。张载《正蒙。参两》:「地约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
2.阴阳家以阴历十月己亥日为纯阴。清。允禄《协纪辨方书。卷四。义例二》:「堪舆经曰:『十月卦得坤,谓六爻皆阴,阳气已尽。故以己配亥,为纯阴也。』」
《漢語大詞典》:阴霁(陰霽)
阴晴。 明 陈子龙 《灵隐寺》诗:“羣峯变阴霽,密树纷蔽亏。”
分類:阴晴
《漢語大詞典》:阴类(陰類)
旧时认为属于阴性的物类。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宣和遗事》前集:“中国也,天理也,皆是阳类;夷狄也,小人也,人欲也,皆是阴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阳寄於阴,地,阴类,水亦阴类。”
分類:阴性物类
《國語辭典》:阴事(陰事)  拼音:yīn shì
1.私秘的事。《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之客有能探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2.宫中群妃御见之事。《周礼。天官。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汉。郑玄。注:「阴事,群妃御见之事。」
《骈字类编》:海阴(海阴)
南北朝 汤惠休 江南思 幽客海阴路,留戍淮阳津。
唐 郑愔 塞外三首 其二 海阴凝独树,日气下连营。
《骈字类编》:洞阴(洞阴)
葛洪洗药池诗:洞阴泠泠,风佩清清。范传正范成君击洞阴磬诗:为详家牒久,偏识洞阴名。
《漢語大詞典》:阴城(陰城)
即阴府。《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为祖国捐躯,含笑赴阴城。”参见“ 阴府 ”。
分類:阴府
《漢語大詞典》:阴府(陰府)
阴间;冥府。 宋 徐铉 稽神录·贝禧:“此乃阴府要职,何易及□,君何辞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侍奉公病》:“料想奴家,不久归阴府。可惜一家,三个怨鬼在冥途。” 清 袁枚 新齐谐·庄明府:“宴毕, 庄 知为阴府,因问终身之事可预知否?”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 吴坚 ,你肯不肯替俺写个介绍信,让俺到阴府见你们的 四敏 ,看他要不要俺这块料?”
《骈字类编》:汤阴(汤阴)
明一统志:汤阴县,在归德府城南四十五里,古羑里地。战国为魏荡阴地。汉置荡阴县,属河内郡。后魏省。隋于县东十七里置汤阴县,属汲郡,寻省入安阳,后复分安阳置汤源县。大业初省。唐初复置汤源县,属卫州。贞观初,改汤阴县,属相州。宋宣和初,改属浚州,后仍旧属。金属彰德府。
分类:汤阴
《漢語大詞典》:阴数(陰數)
(1).偶数。《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晋 韩康伯 注:“参,奇也。两,耦也。七九阳数,六八阴数。” 唐 黄滔 《九日》诗:“阳数重时阴数残,露浓风硬欲成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占卦新法:“皆三则成九,老阳数也;皆二则成六,老阴数也。”
(2).指天数,命运。 宋 无名氏 《王榭传》:“事由阴数,不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