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25,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蔽
冱阴
阴使
阴魔
嫩阴
门阴
行阴
阴布
阴方
外阴
茂阴
固阴
阴将
阴威
阴虚
《漢語大詞典》:阴蔽(陰蔽)
犹隐蔽。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 韦昭 注:“后动者太舒静,为阴蔽也。先动者太显露,为阳察也。”《淮南子·道应训》:“石上不生五穀,秃山不游麋鹿,无所阴蔽也。”
分類:隐蔽
《漢語大詞典》:冱阴(沍陰)
阴冷之气,凝聚不散。子华子·执中:“元武沍阴,不能尽其所以为寒也,必随之以敷荣之气而为春。”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及沍阴凋时,冰泉凝节;轩叠厚霜,庭澄积雪。” 唐 崔湜 《塞垣行》:“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
分類:阴冷凝聚
《骈字类编》:阴使(阴使)
去声。史记东越传: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又上声。史记梁孝王世家: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漢語大詞典》:阴魔(陰魔)
妖魔鬼怪。 金 丘处机 《无俗念·述怀》词:“羣山四瀆,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 元 王恽 《灵岩寺二十六韵》:“鸡警阴魔暴,僧驯怒虎眈。”
分類:妖魔鬼怪
《分类字锦》:嫩阴(嫩阴)
李观 御沟新柳诗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
分类:
《骈字类编》:门阴(门阴)
魏志管宁传:正始元年,戴鵀之鸟巢臶门阴。臶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萹,旬日而卒。案:臶,张臶也,钜野人,时百馀岁。
《漢語大詞典》:行阴(行陰)
行房。灵枢经·口问:“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復。”
《骈字类编》:阴布(阴布)
素问: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风又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
《漢語大詞典》:阴方(陰方)
(1).指西方。礼记·祭义“阴阳长短” 清 孙希旦 集解:“月为阴,阴主内,而西方亦阴方也。”
(2).泛指 阴山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阴 方质子纔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
《高级汉语词典》:外阴  拼音:wài yīn
外生殖器部位
《分类字锦》:茂阴(茂阴)
孙楚登楼赋:羡绿竹之茂阴。
分类:
《漢語大詞典》:固阴(固陰)
凝结的寒气。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念固阴之初升兮,抚岁华之渐微。”参见“ 固阴沍寒 ”。
分類:凝结寒气
《漢語大詞典》:固阴冱寒(固陰沍寒)
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 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 宋 李纲 《论建中兴之功札子》:“隆冬固阴沍寒,层冰千里。”
《漢語大詞典》:阴将(陰將)
指不吉利的日子。说郛卷八七引 宋 陆泳 《吴下田家志》:“嫁娶忌阴将阳将,并周堂不通。”《协纪辨方书·义例二·阴阳不将》:“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
《漢語大詞典》:阴威(陰威)
(1).犹神威。《宋史·乐志十一》:“相予阴威,厥功浩浩。”
(2).谓阴气浓厚。 宋 苏轼 《凤翔太白山祈雨文》:“维西方挺特英伟之气,结合为此山。惟山之阴威润泽之气,又聚而为湫潭。”
(3).菊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 三国 魏 吴普 《本草经》:“菊……一名阴威。”
《漢語大詞典》:阴虚(陰虚)
中医学名词。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素问·调经论》:“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全篇〉》“脉浮而芤”注:“脉浮而芤,浮为阳盛,芤为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