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阴出(阴出)
汉书高五王传:章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内应,以诛诸吕。
《骈字类编》:阴馆(阴馆)
汉书地理志:雁门郡县阴馆。魏志明帝纪: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适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已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馀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于楼烦,二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边县。宋书州郡志:雁门郡领楼烦、阴馆、广武、崞、马邑凡五。 水经:湿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
《漢語大詞典》:阴冥(陰冥)
犹阴间,冥中。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苏州客》:“阴冥吏严,不得陈首,藉君为邮送之耳。”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寺僧云,一岁之中凡数次如此,人谓之鬼市,阴冥之事,盖有非人意所能测者。”参见“ 阴间 ”。
《漢語大詞典》:梁阴(梁陰)
(1).梁木。《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嵩构云頽,梁阴载缺。” 吕向 注:“梁阴,梁木也。言 褚 公亡,如高山之頽坠,梁木之摧折。”
(2).山名。即 梁父 。《后汉书·祭祀志上》:“是月辛卯,柴,登封 泰山 。甲午,禪于 梁阴 。”参见“ 梁父 ”。
(2).山名。即 梁父 。《后汉书·祭祀志上》:“是月辛卯,柴,登封 泰山 。甲午,禪于 梁阴 。”参见“ 梁父 ”。
《漢語大詞典》:梁父
亦作“ 梁甫 ”。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 颜涿聚 , 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汉 扬雄 《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仪。”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过沂水有怀芷园弟》诗:“ 龟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 唐 王昌龄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刘克庄 《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且吟《梁甫》,谁管他, 冶子 、 田强 。” 元 贡师泰 《题伊尹耕莘图》诗:“先农有诗亦有谱,后世 南阳 咏《梁父》。” 明 高启 《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有时歌《梁甫》,慷慨人未识。”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 颜涿聚 , 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汉 扬雄 《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仪。”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过沂水有怀芷园弟》诗:“ 龟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 唐 王昌龄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刘克庄 《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且吟《梁甫》,谁管他, 冶子 、 田强 。” 元 贡师泰 《题伊尹耕莘图》诗:“先农有诗亦有谱,后世 南阳 咏《梁父》。” 明 高启 《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有时歌《梁甫》,慷慨人未识。”
《骈字类编》:阴实(阴实)
素问: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慄鼓颔也。
《骈字类编》:阴墙(阴墙)
王融拜秘书丞谢表:升离戒晨,阴墙不照其景;肤云停夕,幽草或漏其津。
又沈冥地狱篇颂:阴墙虽两密,幽夜有四知。
又沈冥地狱篇颂:阴墙虽两密,幽夜有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