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1,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鼎
阴黯
阴阳移
曀阴
烛阴
爱阴
潭阴
判阴
阴澹
阴到
阴惠
阴节
阴门
阴期
阴祇
《漢語大詞典》:阴鼎(陰鼎)
(1).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2).道教所用炼丹之鼎。 唐 吕岩 《七言》之十九:“金丹不是小金丹,阴鼎阳炉里面安。”
《漢語大詞典》:阴黯(陰黯)
犹阴暗。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然而那时候 长与氏 不知是正同别人谈着话,还是想着别的事情,只摘用我末尾的话,就断定‘阴黯,阴黯’。” 叶圣陶 《城中》:“大家觉得爽然,心头不安更甚,犹如阴黯的天空,又浮来一重浓云。”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这一次我是住到正屋里来了,我占有着一间阴黯潮湿的屋子。”参见“ 阴暗 ”。
分類:阴暗
《國語辭典》:阴暗(陰暗)  拼音:yīn àn
昏暗不明。如:「在这个阴暗的角落里看书,对视力会有不良的影响。」
《国语辞典》:阴阳移(阴阳移)  拼音:yīn yáng yí
古人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阳移指四时的变迁。《文选。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漢語大詞典》:曀阴(曀陰)
天色阴沉。 清 顾炎武 《秋雨》诗:“蹠地每涂淖,窥天久曀阴。” 清 姚鼐 《祭林编修澍蕃文》:“寥旷朗而曀阴兮,风四起而萧瑟。”
分類:天色阴沉
《漢語大詞典》:烛阴(燭陰)
传说中的神名。即 烛龙 。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郭璞 注:“ 烛龙 也。是烛九阴,因名云。”参见“ 烛龙 ”。
分類:郭璞
《國語辭典》:烛龙(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借指太阳。唐。李邕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明。谢谠《四喜记》第八出:「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骈字类编》:爱阴(爱阴)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 昔闻韩吏部,为尔作好诗。爱阴无纤穿,就阴东西随。公今亦牵此,端坐曾莫疑。
《骈字类编》:潭阴(潭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 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菼。
《漢語大詞典》:判阴(判陰)
判冥。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异人:“﹝ 袁起 ﹞后任 汉阳 令,逆説丰俭有验,白日判阳夜判阴。”
《漢語大詞典》:阴澹(陰澹)
谓山色暗淡。 晋 夏侯湛 《愍桐赋》:“蔽阴澹之南表,覆阳阿之北外。”
分類:山色暗淡
《漢語大詞典》:阴到(陰到)
方言。偷偷地。《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他们的姐姐也经常受虐待,吃饭连海椒也不准吃,怕吃了海椒饭量增加。有时阴到吃点,看见老头子来了,就得赶紧把海椒藏起。”
分類:方言偷偷
《漢語大詞典》:阴惠(陰惠)
(1).犹阴德。南齐书·张敬儿传:“推此阴惠,何愧怀抱。”参见“ 阴德 ”。
(2).暗中施惠。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之六:“使君本住道家山,时访 玄都 太古坛。阴惠已能追 许令 ,治功不独过 韦丹 。”按, 许令 指 后汉 许荆 ,后汉书有传。 韦丹 为 唐 人,新唐书有传。
《國語辭典》:阴德(陰德)  拼音:yīn dé
1.不被人知道的德行。《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也称为「阴功」、「阴骘」。
2.主管宫内的事。《礼记。昏义》:「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漢語大詞典》:阴节(陰節)
(1).指沉重固密,安徐舒静的气势。国语·越语下:“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宜为人客,刚彊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 韦昭 注:“时宜为主人,安徐重固,阴数未尽,虽柔不可困迫也。”
(2).阴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阴节不尽,阳节不兴,故倾否开泰之大人,以极剥为极復。”参见“ 阴数 ”。
(3).阴气。 汉 陆贾 新语·道基:“阳气以仁生,阴节以义降。”参见“ 阴气 ”。
《漢語大詞典》:阴数(陰數)
(1).偶数。《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晋 韩康伯 注:“参,奇也。两,耦也。七九阳数,六八阴数。” 唐 黄滔 《九日》诗:“阳数重时阴数残,露浓风硬欲成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占卦新法:“皆三则成九,老阳数也;皆二则成六,老阴数也。”
(2).指天数,命运。 宋 无名氏 《王榭传》:“事由阴数,不由人也。”
《國語辭典》:阴气(陰氣)  拼音:yīn qì
阴森的鬼气。《儒林外史》第三回:「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
《國語辭典》:阴门(陰門)  拼音:yīn mén
阴道的开口。也称为「阴户」。
分類:阴户
《國語辭典》:阴户(陰戶)  拼音:yīn hù
阴道的开口。也称为「阴门」。
《漢語大詞典》:阴期(陰期)
秋冬季节。古人以为秋冬属阴,故称。 晋 张协 《杂诗》之三:“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漢語大詞典》:阴祇(陰祇)
地神。文选·左思〈魏都赋〉:“阳灵停曜於其表,阴祇濛雾於其里。” 李善 注:“周礼曰:掌地祇之礼也。”南齐书·乐志三:“阴祇以貺,昭司式庆。”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吾闻稀世神物,咸寳藏於天府,川瀆之灵,密司其职。归藏氏所传,固阴祇之多护,何乃復奋发於泥滓间。”
分類: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