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阴八(阴八)
唐书历志:阳七之静始于坎,阳九之动始于震,阴八之静始于离,阴六之动始于兑。故四象之变,皆兼六爻,而中节之应备矣。
《骈字类编》:阴否(阴否)
三洞宗元:三千三百度谓之阴,否则蚀,阴蚀则水涌。
《駢字類編》:阴燐(陰燐)
唐 李益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劒石爲祝殤辭 水流嗚咽幽草根,君寧獨不怪陰燐。
《骈字类编》:阴九(阴九)
汉书律历志: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
《骈字类编》:阴规(阴规)
蜀志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漢語大詞典》:阴管(陰管)
代表秋冬节气的律管。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所冀节移阴管,无劳 河内 之灰;气动阳钟,不待 金门 之竹。” 倪璠 注引《后汉书·律历志》:“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其灰去。”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参见“ 阴吕 ”。
《骈字类编》:阴福(阴福)
道德指归论:清天宁地,为类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