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1,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冻
阴丹
阴八
阴岸
阴否
阴阳火
阴血
阴性
阴磷
阴九
阴经
阴吕
阴规
阴管
阴福
《漢語大詞典》:阴冻(陰凍)
背阳处的冻冰。管子·巨乘马:“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秇稷。”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説文:‘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一说为地下的冻冰。见《管子集校》引 刘绩 注。
《漢語大詞典》:阴丹(陰丹)
(1).道士炼出的丹药。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四:“ 彭祖 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转伤残。谁是识阴丹?”
(2).“ 阴丹士林 ”的省称。 沙汀 《困兽记》三:“阴丹布的旗袍,黑色便鞋的扣绊紧箍着发肿的脚胫。”
分類:道士丹药
《骈字类编》:阴八(阴八)
唐书历志:阳七之静始于坎,阳九之动始于震,阴八之静始于离,阴六之动始于兑。故四象之变,皆兼六爻,而中节之应备矣。
《漢語大詞典》:阴岸(陰岸)
背阳的水岸。河的南岸。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阴岸生駮蘚,伏水拂澄沙。” 唐 杨衡 《经端溪峡中》诗:“阴岸东流水,上有微风生。”
分類:水岸南岸
《骈字类编》:阴否(阴否)
三洞宗元:三千三百度谓之阴,否则蚀,阴蚀则水涌。
《漢語大詞典》:阴阳火(陰陽火)
喻暗中挑拨的言行。 沙汀 《还乡记》十九:“你们只晓得一路的鬼抱怨,今天的阵势,你们看出来没有啊?人家背后使了阴阳火了!”
《漢語大詞典》:阴血(陰血)
(1).即血液。在内为阴,血在肤内,故称。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孔颖达 疏:“外为阳,内为阴。血在肤内,故称阴血。” 唐 薛胜 《拔河赋》:“阴血作而颜若渥丹,胀脉僨而体如癭木。”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即以最近筹补镑亏一案,其阴血周作,张脉僨兴之丑态,既已毕露,后此棼乱寧有纪极!”
(2).犹血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二国( 百济 、 朝鲜 )与 神州 故同柢,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
《國語辭典》:阴性(陰性)  拼音:yīn xìng
1.女性。相对于阳性、男性而言。
2.阴险的性情。《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妇人的阴性就如内官子一般,降怕他一遭,他便只是胆怯,再也不敢逞强。」
3.为诊断某些疾病而进行某种注射实验,所得结果无过敏现象,称为「阴性」。如注射结核菌没有发生红肿的反应,则为阴性反应。
4.某些语言中的名词、代名词、形容词的一种类别。如梵语、德语、俄语等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漢語大詞典》:阴磷
同“阴燐”。
磷火;鬼火。
分類:磷火鬼火
《駢字類編》:阴燐(陰燐)
唐 李益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劒石爲祝殤辭 水流嗚咽幽草根,君寧獨不怪陰燐。
《骈字类编》:阴九(阴九)
汉书律历志: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
《骈字类编》:阴经(阴经)
唐书艺文志:李筌太白阴经十卷。
分类:阴经
《漢語大詞典》:阴吕(陰吕)
即六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凡阳律、阳吕皆下生,阴律、阴吕皆上生。”参见“ 阴六 ”、“ 六吕 ”。
分類:六吕
《骈字类编》:阴规(阴规)
蜀志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漢語大詞典》:阴管(陰管)
代表秋冬节气的律管。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所冀节移阴管,无劳 河内 之灰;气动阳钟,不待 金门 之竹。” 倪璠 注引后汉书·律历志:“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其灰去。”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参见“ 阴吕 ”。
《漢語大詞典》:阴吕(陰吕)
即六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凡阳律、阳吕皆下生,阴律、阴吕皆上生。”参见“ 阴六 ”、“ 六吕 ”。
分類:六吕
《骈字类编》:阴福(阴福)
道德指归论:清天宁地,为类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