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25,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质
阴止
阴羽
阴液
阴养
阴谢
阴泄
阴庙
滋阴
遮阴
治阴
归阴
趁阴
曙阴
沙阴
《骈字类编》:阴质(阴质)
易姤初六:羸豕孚蹢躅。注:孚犹务躁也。夫阴质而躁恣者,羸豕特甚焉。言以不贞之阴。失其所牵,其为淫丑,若羸豕之孚务蹢躅也。
《骈字类编》:阴止(阴止)
鬼谷子: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
《骈字类编》:阴羽(阴羽)
汲冢周书:成周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注:阴,鹤也,以羽饰帐也。
《漢語大詞典》:阴液(陰液)
(1).指露水。 汉 蔡邕 《月令章句》:“露者,阴液也。释为露,结为霜。” 元 傅若金 《题宜春锺清卿清露轩》诗:“时闻阴液坠,暗识商飈度。”
(2).指雨。 唐 邵混之 《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顷以阳光蹔亢,阴液乖旬,苗虑螣兴,人或狼顾。” 明 何景明 《雨颂》:“甫田之坼,阴液膏之。”
分類:露水
《骈字类编》:阴养(阴养)
史记伍子胥传:白公胜既归楚,怨郑之杀其父,乃阴养死士,求报郑。归楚五年,请伐郑,楚令尹子西许之。兵未发而晋伐郑,郑请救于楚,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白公胜怒曰:非郑之仇,乃子西也。
又专诸传:夷昧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又春申君传: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
《骈字类编》:阴谢(阴谢)
潘岳 閒居赋 背冬陟春,阴谢阳施。
《漢語大詞典》:阴泄(陰洩)
阴雨。 宋 欧阳修 《与乐秀才第一书》:“自冬涉春,阴洩不止。 夷陵 水土之气,比频作疾,又苦多事,是以闕然。”
分類:阴雨
《国语辞典》:阴庙(阴庙)  拼音:yīn miào
供奉孤魂野鬼、殉难义士等无主鬼魂的庙宇。如老大公庙、大众爷庙、大众庙、百姓公庙、十八王公庙、万善祠、义民庙、廖添丁庙等皆属之。
《漢語大詞典》:滋阴(滋陰)
滋补阴虚,为中医的一种疗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吴茱萸汤方”注引 清 沈明宗 曰:“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乃肾水枯少,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急救肾阴为主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据《食物本草》,这东西是滋阴的。”
《漢語大詞典》:遮阴(遮陰)
见“ 遮荫 ”。
《國語辭典》:遮荫(遮蔭)  拼音:zhē yìn
遮挡、庇荫。如:「树大好遮荫。」
《骈字类编》:治阴(治阴)
大戴礼见上。道德指归论,见上。
《國語辭典》:归阴(歸陰)  拼音:guī yīn
魂魄归回阴间。指人去世。如:「一命归阴」。
《韵府拾遗 侵韵》:趁阴(趁阴)
林尧俞诗:趁阴移野酌,过午见归樵。
《骈字类编》:曙阴(曙阴)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骈字类编》:沙阴(沙阴)
汉书赵充国传:间者匈奴困于西方,闻乌桓来保塞,恐兵复从东方起,数使使尉黎、危须诸国,设以子女貂裘,欲沮解之,其计不合。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坑,入穷水塞,南抵属国,与先零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