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1,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治阴
归阴
趁阴
曙阴
沙阴
麦阴
愒阴
陵阴
桤阴
遥阴
阴胁
阴导
阴閟
阴庇
阴固
《骈字类编》:治阴(治阴)
大戴礼见上。道德指归论,见上。
《國語辭典》:归阴(歸陰)  拼音:guī yīn
魂魄归回阴间。指人去世。如:「一命归阴」。
《韵府拾遗 侵韵》:趁阴(趁阴)
林尧俞诗:趁阴移野酌,过午见归樵。
《骈字类编》:曙阴(曙阴)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骈字类编》:沙阴(沙阴)
汉书赵充国传:间者匈奴困于西方,闻乌桓来保塞,恐兵复从东方起,数使使尉黎、危须诸国,设以子女貂裘,欲沮解之,其计不合。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坑,入穷水塞,南抵属国,与先零相直。
《骈字类编》:麦阴(麦阴)
唐 曹邺 霁后作 微照露花影,轻云浮麦阴。
《漢語大詞典》:愒阴(愒陰)
暮年。 南朝 陈 周弘让 《答王褒书》:“吾已愒阴,弟非茂齿。”陈书·虞寄传:“将军待以上宾之礼,申以国士之眷……而 寄 沉痼弥留,愒阴将尽,常恐卒填沟壑,涓尘莫报。”
分類:暮年
《漢語大詞典》:陵阴(陵陰)
寒冷。汉书·礼乐志:“玄冥陵阴,蛰虫盖臧,屮木零落,抵冬降霜。”周书·刘璠传:“违朝阳之暄煦,就陵阴之惨烈。”
分類:寒冷
《骈字类编》:桤阴(桤阴)
元 宋无 春日野步书田家 翳日桤阴翠幄遮,葑围高下奕枰斜。
《分类字锦》:遥阴(遥阴)
韦应物 日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分类:
《骈字类编》:阴胁(阴胁)
齐书五行志:传曰:雨雹,君臣之象也。阳之气专为雹,阴之气专为霰。阳专而阴胁之,阴盛而阳薄之。雹者,阴薄阳之象也;霰者,阳胁阴之符也。春秋不书霰者,犹月蚀也。
《骈字类编》:阴导(阴导)
唐书杜佑传:党项阴导吐蕃为乱,诸将邀功,请讨之。佑以为无良边臣有为而叛,即上疏,帝嘉纳之。
《漢語大詞典》:阴閟(陰閟)
形容幽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路随其西岸南行谿崖间,幽深窈窕,水木阴閟,一奇境也。”
分類:幽深
《漢語大詞典》:阴庇(陰庇)
覆荫庇护。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士人之就试者,莫不先期备金钱,祷以求阴庇。”
分類:荫庇庇护
《骈字类编》:阴固(阴固)
吴越春秋:越王召五大夫而告之,扶同曰:大王宜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