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治阴(治阴)
大戴礼见上。道德指归论,见上。
《韵府拾遗 侵韵》:趁阴(趁阴)
林尧俞诗:趁阴移野酌,过午见归樵。
《骈字类编》:曙阴(曙阴)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骈字类编》:沙阴(沙阴)
汉书赵充国传:间者匈奴困于西方,闻乌桓来保塞,恐兵复从东方起,数使使尉黎、危须诸国,设以子女貂裘,欲沮解之,其计不合。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坑,入穷水塞,南抵属国,与先零相直。
《骈字类编》:麦阴(麦阴)
唐 曹邺 霁后作 微照露花影,轻云浮麦阴。
《骈字类编》:桤阴(桤阴)
元 宋无 春日野步书田家 翳日桤阴翠幄遮,葑围高下奕枰斜。
《骈字类编》:阴胁(阴胁)
齐书五行志:传曰:雨雹,君臣之象也。阳之气专为雹,阴之气专为霰。阳专而阴胁之,阴盛而阳薄之。雹者,阴薄阳之象也;霰者,阳胁阴之符也。春秋不书霰者,犹月蚀也。
《骈字类编》:阴导(阴导)
唐书杜佑传:党项阴导吐蕃为乱,诸将邀功,请讨之。佑以为无良边臣有为而叛,即上疏,帝嘉纳之。
《骈字类编》:阴固(阴固)
吴越春秋:越王召五大夫而告之,扶同曰:大王宜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