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阴黝(陰黝)
《骈字类编》:阴往(阴往)
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疏:数之所起,起于阴阳。阴阳往来,在于日道。十一月冬至日南极,阳来而阴往,冬,水位也,以一阳生为水数。五月夏至日北极,阴进而阳退,夏,火位也,当以一阴生为火数。但阴不可名奇,数必以偶,故以六月二阴生为火数也。
《骈字类编》:阴右(阴右)
素问: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荅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
《骈字类编》:阴渚(阴渚)
南北朝 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其十四 张黄门协苦雨 丹霞蔽阳景,绿泉涌阴渚。
《韵府拾遗 纸韵》:阴滓(阴滓)
道书:烹除阴滓,媾合,而岂有荣衰。
《骈字类编》:阴佐(阴佐)
唐书皇甫鏄传:帝以天下略平。亦欲崇台沼宫观。自娱乐。镈与程异知帝意。故数贡羡财。阴佐所欲。
《漢語大詞典》:阴责(陰責)
旧谓损阴德者于冥冥中受谴责。 唐 于邵 《为柳州郑郎中谢上表》:“纵漏严科,必貽阴责。”《旧唐书·崔器赵国珍等传论》:“自古酷吏滥刑,幸免者多矣,苟无强魂为祟,沮议者惑焉。 器 ( 崔器 )深文乐祸,居官令终,非 达奚 诉冤,无以显其阴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