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阴遁(阴遁)
周语:阳伏而不能出,阴遁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韵府拾遗 感韵》:阴感(阴感)
章𢡟乡贤祠志序:古之化俗道民者,盖有阴感默诱神而化之,使自趋之之道焉。
《韵府拾遗 霰韵》:阴荐(阴荐)
包佶诗: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
《骈字类编》:阴晋(阴晋)
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
又魏世家: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又犀首传: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水经:渭水东过华阴县北。注渭水径县故城北。春秋之阴晋也。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辛威神道碑: 置阵太平,开阴晋之道;连兵广武,纳荥阳之城。
又魏世家: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又犀首传: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水经:渭水东过华阴县北。注渭水径县故城北。春秋之阴晋也。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辛威神道碑: 置阵太平,开阴晋之道;连兵广武,纳荥阳之城。
《骈字类编》:阴坑(阴坑)
金丹伏虎诗:隐在阴坑忽见形,露形一啸便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