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1,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飔
阴炭
阴亡
阴状
阴轴
阴执
阴蒸
阴阵
阴愈
阴谕
阴颖
阴荫
阴义
阴阳工
阴厌
《漢語大詞典》:阴飔(陰颸)
凉风。 明 宋濂 《玉壶轩记》:“菴之东南又若干步,林樾苍润,空翠沉沉扑人,阴颸一动,虽当烈火流金之候,使人翛翛有挟纊意。”
分類:凉风
《骈字类编》:阴炭(阴炭)
梁简文帝谢敕赉貂坐褥席启:阴炭既重,寒井犹冰。
又金錞赋:鼓以阳炉,营之阴炭。
《骈字类编》:阴亡(阴亡)
战国策: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阴必亡,则功必弃矣。
《國語辭典》:阴状(陰狀)  拼音:yīn zhuàng
自杀的人用来申冤抒愤的遗书。
《漢語大詞典》:阴轴(陰軸)
地轴。 宋 苏轼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施元之 注:“博物志:地下四柱,三十六万轴,犬牙相举。”
分類:地轴
《骈字类编》:阴执(阴执)
唐书吐蕃传:将盟结赞伏精骑三万于西,纵逻骑出入瑊军。瑊将梁奉贞亦駷马入虏军营,阴执之,而瑊不知也。
《骈字类编》:阴蒸(阴蒸)
郭璞款冬赞:吹万不同,阳煦阴蒸;款冬之生,擢颖坚冰。
《骈字类编》:阴阵(阴阵)
唐 刘禹锡 边风行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漢語大詞典》:阴愈(陰愈)
为所荫覆而痊愈。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户人有患,以金箔贴像所患处,即得阴愈。”
分類:荫覆痊愈
《骈字类编》:阴谕(阴谕)
汉书李陵传: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
《韵府拾遗 梗韵》:阴颖(阴颖)
韦应物诗: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
《漢語大詞典》:阴荫(陰蔭)
浓密的树荫。亦借指浓密树荫下的凉气。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挽藤上,大石磥砢,苍松覆之,日影著石,虽盛夏而阴荫逼人。”
《骈字类编》:阴义(阴义)
礼记祭统: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也。故曰:莫重于禘尝。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 汉书杜邺传:春秋不书纪侯之母阴,义杀也。
《漢語大詞典》:阴阳工(陰陽工)
语出 汉 贾谊 《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后因以“阴阳工”指天地造化。 唐 岑参 《使交河郡》诗:“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漢語大詞典》:阴厌(陰厭)
古代祭礼。嫡长子未成年而死,祭之于宗庙幽阴之处,称为“阴厌”。礼记·曾子问:“ 孔子 曰:‘有阴厌,有阳厌。’ 曾子 问曰:‘殤不祔祭,何谓阴厌、阳厌?’ 孔子 曰:‘宗子为殤而死,庶子弗为后也。其吉祭特牲,祭殤不举肺,无肵俎,无玄酒,不告利成,是为阴厌。’” 郑玄 注:“是宗子而殤,祭之於奥之礼。” 孔颖达 疏:“此宗子殤死,祭於祖庙之奥,阴闇之处,是谓阴厌也。” 孙希旦 集解:“曰‘阴厌’者,以其祭之於奥,其处幽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