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1,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1  82  83  8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太阴月
覆露重阴
负阴抱阳
肝阴
浮阴染浪
孤阴独阳
告阴状
皋阴
遁阴匿景
独爱高阴
汾阴脽
淮阴平楚
淮阴行
花阴避日
花明夕阴
《国语辞典》:太阴月(太阴月)  拼音:tài yīn yuè
以月球相位变化所制定的一个月。通常以接连两次朔的间隔为准,约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
《分类字锦》:覆露重阴(覆露重阴)
潘岳杨荆州诔余以顽蔽覆露重阴仰追先考执友之心俯感知己识达之深
分类:翁婿
《漢語大詞典》:负阴抱阳(負陰抱陽)
(1).谓万物内涵着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成之气。《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背阴朝阳。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十:“其民间蚕室,必选置蚕宅,负阴抱阳,地位平爽。”
《漢語大詞典》:肝阴(肝陰)
中医学名词。中医认为肝脏有阳气,称肝阳;有阴血与阴液,称肝阴。二者相互为用,保持阴阳协调。红楼梦第八三回:“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箇病在那里作怪。”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头昏口苦,这是肝阴不足啊!所以痰多气闷。”参见“ 肝阳 ”。
《漢語大詞典》:肝阳(肝陽)
中医学名词。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不制阳,就会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叶圣陶 《抗争》一:“她想到这里,又兼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便觉一阵头晕,把旧有的肝阳病引起来了。”参见“ 肝阴 ”。
《分类字锦》:浮阴染浪(浮阴染浪)
梁简文帝 秋诗 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
分类:
《漢語大詞典》:孤阴独阳(孤陰獨陽)
谓成年而未婚嫁者的独身生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有壮大而无妻无夫者,孤阴独阳,掩沮憔悴,生人之乐泯矣。”
《國語辭典》:告阴状(告陰狀)  拼音:gào yīn zhuàng
人死后向天庭或地府告状,陈诉冤情。《何典》第二回:「〔催命鬼〕赶到当方土地那里,告了阴状。」
《漢語大詞典》:皋阴(皋陰)
五月的寒气。 明 夏完淳 《端午赋》:“度九夏之逝光,忽五日之令序。晞光拂其蕙畹,皋阴沐於蒲塘。”
分類:五月寒气
《漢語大詞典》:遁阴匿景(遁陰匿景)
隐藏形迹。 晋 陆云 《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譁。”
《分类字锦》:独爱高阴(独爱高阴)
梅尧臣 秋日咏蝉诗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分类:
《漢語大詞典》:汾阴脽(汾陰脽)
汉 代 汾阴县 的一个土丘。 汉武帝 祭祀地神的地方。汉书·武帝纪:“﹝ 元鼎 四年﹞立 后土祠 于 汾阴 脽上。” 颜师古 注:“脽者,以其形高如人尻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汾水 歷其( 长阜 )阴西入 河 。汉书谓之 汾阴脽 。 应劭 曰:脽,丘类也。”亦省称“ 汾脽 ”。汉书·礼乐志:“ 汾 脽出鼎,皇祜元始。”
《漢語大詞典》:淮阴平楚(淮陰平楚)
《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详“ 十面埋伏 ”。
分類:琵琶大曲
《國語辭典》:十面埋伏  拼音:shí miàn mái fú
1.形容被敌军层层包围。《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可惧哉!」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重瞳有千般英勇,怎出的这十面埋伏?」
2.乐曲名。琵琶古曲,为独奏名曲之一。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蘋编的琵琶谱上。全曲属多段体结构,描写楚汉垓下决战,韩信在九里山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于乌江自刎的情景。又名〈淮阴平楚〉。
《漢語大詞典》:淮阴行(淮陰行)
唐 新乐府题名, 刘禹锡 创制。 唐 刘禹锡 《淮阴行》引:“古有《长干行》,备言三江之事悉矣。余尝阻风 淮阴 ,作《淮阴行》以裨乐府。”
《分类字锦》:花阴避日(花阴避日)
鲍溶 莺雏诗 避日花阴语,愁风竹里啼。
分类:
《分类字锦》:花明夕阴(花明夕阴)
朱子 萱草诗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
分类: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