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1,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和调阴阳
不阴不阳
不移阴
朝晖夕阴
拜阴寿
背阴儿
避日卷阴
蔽日垂阴
半阴阳
碑阴文
报阴阳功
导达阴阳
调理阴阳
调和阴阳
酬我清阴
《分类字锦》:和调阴阳(和调阴阳)
白虎通:先王推行道德,和调阴阳,覆被夷狄,故夷狄安乐,来朝中国,于是作乐乐之。
分类:杂乐
《國語辭典》:不阴不阳(不陰不陽)  拼音:bù yīn bù yáng
比喻态度不明。《续孽海花》第四四回:「这样的不阴不阳,教我怎么好呢?」
分類:态度京剧
《漢語大詞典》:不移阴(不移陰)
犹不移日。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其速祸危身,将不移阴。”
《漢語大詞典》:朝晖夕阴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例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漢語大詞典》:拜阴寿(拜陰壽)
旧时为死者做生日称“拜阴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这一回要拜阴寿,不免又去请 伯明 来主持一切…… 伯明 代他舖张扬厉起来,甚么 白云观 七天道士懺, 寿圣庵 七天和尚懺,家里头却舖设起寿堂来,一样的供如意,点寿烛。”
分類:死者
《高级汉语词典》:背阴儿  拼音:bèi yīn ér
阳光照不到
《分类字锦》:避日卷阴(避日卷阴)
李靓 咏雾诗 爱花留润与,避日卷阴移。
分类:
《分类字锦》:蔽日垂阴(蔽日垂阴)
梁简文帝谢赉扇启:蔽日垂阴,薰泽惭采;浮凉涤暑,蘋末愧吹。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半阴阳(半陰陽)
两性人。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余》:“所可惜的是自从 西滢 先生看出底细之后,除了哑巴或半阴阳,就都坠入 弗罗特 先生所掘的陷坑里去了。”参见“ 半男女 ”。
分類:两性人
《漢語大詞典》:半男女
即两性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晋惠帝 时, 京洛 有人兼男女体,亦能两用人道者,今人谓之半男女也。”
分類:两性人
《漢語大詞典》:碑阴文(碑陰文)
写或刻在碑背面的文字。 汉 代碑阴文大多数是门生、故吏、撰书人以及石工的题名。 唐 代开始,才在碑背面作题记等文字。参阅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碑阴文》
《分类字锦》:报阴阳功(报阴阳功)
晋书礼志: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诏曰:昔圣帝明王,修五岳四渎,名山川泽,各有定制,所以报阴阳之功故也。
分类:群祀
《分类字锦》:导达阴阳(导达阴阳)
五经析疑:夫笙者,法万物始生,导达阴阳之气,故有长短。黄钟之始,象法凤凰。
分类:笙竽
《漢語大詞典》:调理阴阳(調理陰陽)
犹言调和阴阳。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以公调理阴阳,燮谐风雅,三灵允降,万国同和,是用锡公轩县之乐,六佾之舞。”
分類:调和阴阳
《漢語大詞典》:调和阴阳(調和陰陽)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易於决流抑队。”楚辞·离骚“ 汤 禹 严而求合兮, 挚咎繇 而能调” 汉 王逸 注:“言 汤 禹 至圣,犹承天道,求其匹合,得 伊尹 咎繇 ,乃能调和阴阳而安天下也。”《后汉书·杨震传》:“臣蒙恩备臺辅,不能奉宣政化,调和阴阳。”亦省作“ 调阴阳 ”。 汉 刘向 《说苑·臣术》:“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 唐 白居易 《官牛》诗:“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
《分类字锦》:酬我清阴(酬我清阴)
王安石 送春诗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分类: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