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阵列(陣列)
亦作“ 陈列 ”。
(1).作战的阵势、队列。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战阵攻守·阵图》:“《〈吴子〉序》曰:‘ 诸葛孔明 天地风云龙虎蛇鸟,本一阵也。’出 黄帝 兵井之法,於 鱼復 沙上累石八行为阵,世谓八阵列也。 晋 桓温 见之曰,此 常山 蛇势也,后人之为阵图者,从此。”
(2).行伍。《管子·问》:“问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
(3).队伍。 闻一多 《红烛·孤雁》:“归来罢,失路的游魂!归来参加你的伴侣,补足他们的阵列!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
(4).排列。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四:“犯人送来时是清早,待到傍晚时分,突然有一营人的队伍开到了政治部的门前,对着政治部阵列着。”
(1).作战的阵势、队列。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战阵攻守·阵图》:“《〈吴子〉序》曰:‘ 诸葛孔明 天地风云龙虎蛇鸟,本一阵也。’出 黄帝 兵井之法,於 鱼復 沙上累石八行为阵,世谓八阵列也。 晋 桓温 见之曰,此 常山 蛇势也,后人之为阵图者,从此。”
(2).行伍。《管子·问》:“问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
(3).队伍。 闻一多 《红烛·孤雁》:“归来罢,失路的游魂!归来参加你的伴侣,补足他们的阵列!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
(4).排列。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四:“犯人送来时是清早,待到傍晚时分,突然有一营人的队伍开到了政治部的门前,对着政治部阵列着。”
《漢語大詞典》:后阵(後陣)
见“ 后陈 ”。
《漢語大詞典》:后陈(後陳)
亦作“ 后阵 ”。
(1).后列军队;后援部队。《六韬·动静》:“后陈欲走,前陈数顾。”《南齐书·孔稚珪传》:“ 李广 败於前锋, 李陵 没於后阵,其餘奔北,不可胜数。”
(2).谓陈列于后。《文选·张衡〈东京赋〉》:“緫轻武於后陈,奏严鼓之嘈囐。” 薛综 注:“后陈者,谓北军五营兵在后陈列。”
亦作“ 后阵 ”。 后列,下陈。《后汉书·崔駰传》:“ 駰 幸得充下馆,序后陈,是以竭其拳拳,敢进一言。” 李贤 注:“陈,列也。”
(1).后列军队;后援部队。《六韬·动静》:“后陈欲走,前陈数顾。”《南齐书·孔稚珪传》:“ 李广 败於前锋, 李陵 没於后阵,其餘奔北,不可胜数。”
(2).谓陈列于后。《文选·张衡〈东京赋〉》:“緫轻武於后陈,奏严鼓之嘈囐。” 薛综 注:“后陈者,谓北军五营兵在后陈列。”
亦作“ 后阵 ”。 后列,下陈。《后汉书·崔駰传》:“ 駰 幸得充下馆,序后陈,是以竭其拳拳,敢进一言。” 李贤 注:“陈,列也。”
《韵府拾遗 震韵》:突阵(突阵)
周书于谨传:谨以常乘骏马,一紫一騧,贼先所识,乃使二人各乘一马,突阵而出,贼以为谨也。
《骈字类编》:四阵(四阵)
旧唐书音乐志:贞观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四阵之曲。其后改制歌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七年,太宗制四阵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首尾屈伸,以象战阵之形。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往来疾徐击刺之象。显庆元年,改四阵乐舞为神功四阵乐。 吕览:卫灵公天寒凿池,苑春曰:天寒恐伤民。公曰:寒哉。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四阵有火,是以不寒。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寒,民则寒矣。公曰:善。命罢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