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截住  拼音:jié zhù
1.阻挡住。《水浒传》第五七回:「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望东北上大路便走,又撞著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三国演义》第六回:「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夺之。」
2.停止。如:「他演讲中途,突然截住。」《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那知那鼓叮一声、咚一声的,总不肯住,难儿两手忙乱得不耐烦起来,刚刚手势一懈,正待递与璇姑,那鼓已截住,璇姑缩过去,不来接了。」
《漢語大詞典》:惩沮(懲沮)
为阻止恶行而责罚之。新唐书·柳浑传:“左丞 田季羔 从子 伯彊 请卖私第募兵助讨 吐蕃 , 浑 曰:‘……讨贼自有国计,岂容不肖子毁门构,徼一时倖,损风教哉!请薄责以示惩沮!’”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至於告老之人,虽已谢事,亦宜少示惩沮。”
《漢語大詞典》:曲沮
曲加阻止。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某为民之长,岂敢曲沮焉。”
分類:阻止
《漢語大詞典》:尼行
停止或阻止前进。 宋 刘克庄 《居厚不果行次韵》之二:“祖帐方涓吉,公车已尼行。”清史稿·庄恪亲王允禄传:“明年,上幸 木兰 ,绵课奏河桥圮於水,意在尼行,不称上旨,坐罚俸,并罢诸职。”
《國語辭典》:遏抑  拼音:è yì
压制。如:「黑社会的恶势力,必须遏抑。」也作「遏捺」。
分類:阻止抑制
《漢語大詞典》:止塞
阻止,堵塞。韩非子·三守:“三守不完则三劫者起,三守完则三劫者止,三劫止塞则王矣。”
分類:阻止堵塞
《國語辭典》:劝阻(勸阻)  拼音:quàn zǔ
劝人不要做某事。如:「既然他一意孤行,你就不必白费唇舌劝阻他了。」
《國語辭典》:阻击(阻擊)  拼音:zǔ jí
以防禦方式阻止敌人进攻、增援或逃跑。如:「阻击战」。
《漢語大詞典》:离沮(離沮)
(1).分崩离析;涣散。《楚辞·刘向〈九叹·怨思〉》:“思国家之离沮矣,躬获愆而结难。” 王逸 注:“言己思念国家纲纪将以离坏,而竭忠言,身以得过,结为患难也。”宋书·袁粲传:“寇贼已逼,而众情离沮。”新唐书·王宰传:“进取 天井关 ,贼党离沮。”明史·袁应泰传:“诸监司 高出 、 牛维曜 、 胡嘉栋 及督餉郎中 傅国 并踰城遁,人心离沮。”
(2).阻止,挫败。新唐书·李抱真传:“ 抱真 独以数州截然横絶溃叛中,离沮其姦,为羣盗所惮。”
《国语辞典》:止不住  拼音:zhǐ bù zhù
阻止、抑制不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上上下下把老和尚一看,止不住眼里流下泪来。」《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老夫子一见,止不住眼晴里冒火。」
《漢語大詞典》:厌当(厭當)
(1).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灾殃的降临。史记·黥布列传“ 黥布 者, 六 人也,姓 英 氏” 唐 司马贞 索隐:“ 布 以少时有人相云,‘当刑而王’,故《汉杂事》云‘ 布 改姓 黥 ,以厌当之’也。”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北史·房豹传:“ 绍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战舰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厌当之。”
(2).抵;实现。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权 ﹝ 孙权 ﹞为将军时, 范 尝白言 江南 有王气…… 权 曰:‘若终如言,以君为侯。’及立为 吴王 , 范 时侍宴,曰:‘昔在 吴中 ,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权 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綬带 范 。 范 知 权 欲以厌当前言,輒手推不受。”
《国语辞典》:妨止  拼音:fáng zhǐ
防备阻止。如:「妨止传染病」。也作「妨遏」。
分类:防备阻止
《漢語大詞典》:障遏
阻挡,阻止。
分類:阻挡阻止
《漢語大詞典》:禁诘(禁詰)
阻止并盘查。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二:“先是 迴鶻 间岁入贡,禁民不得与蕃人市易寳货,至是一听私便交易,官不禁詰。”
分類:阻止盘查
《漢語大詞典》:禁耕
阻止农事。管子·国蓄:“以田亩藉,谓之禁耕。” 尹知章 注:“是止其耕稼。”
分類:阻止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