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触触生(觸觸生)
北周 熊安生 避大官讳的阿谀自称。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安生 ﹞将通名,见 徐之才 、 和士开 二人相对,以 徐之才 讳‘雄’, 和士开 讳‘安’,乃称‘触触生’,羣公哂之。”
《漢語大詞典》:誉谀(譽諛)
颂扬阿谀。 汉 刘向 《说苑·贵德》:“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誉諛之声,日满於耳。”
分類:颂扬阿谀
《漢語大詞典》:谀颂(諛頌)
阿谀赞颂。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惠帝五:“﹝ 陆机 ﹞谢朝华,披夕秀,以词翰之美乐见於当世,则 伦 且资其諛颂以为荣,盖有求免而不得者。”
分類:阿谀赞颂
《漢語大詞典》:谐丽(諧麗)
阿谀依附。新唐书·杨虞卿传:“ 虞卿 佞柔,善谐丽权幸,倚为姦利。”
分類:阿谀依附
《漢語大詞典》:便媚
形容舞姿轻盈柔美。《淮南子·脩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
阿谀谄媚。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谗巧之嘵嘵兮,惑以为《咸池》。便媚鞠恧兮,美逾 西施 。” 清 唐甄 潜书·尚治:“好名者,无才而人称其才……使人巧言令色,便媚取合,而失其忠信之情。”
《漢語大詞典》:阿誉(阿譽)
阿谀,曲意赞美。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王安石 壻 蔡卞 称 安石 奋百世之下,通乎昼夜阴阳而神,著《杂説》万万言,与 孟子 相上下;著《字説》包括万象,与相表里。固属阿誉之説,然 王氏 文辞可取者多。”
《漢語大詞典》:诡谀(詭諛)
诡诈阿谀。 唐 孙樵 《孙氏西斋录》:“ 崔察 贼杀中书令 裴 者何?诡諛梯乱,肇杀机也。” 宋 梅尧臣 《饮韩仲文家》诗:“正言訐诡諛,简礼去酬酢。”
分類:诡诈阿谀
《漢語大詞典》:谄薄(諂薄)
阿谀趋附。《南齐书·江谧传》:“ 謐 少怀轻躁,长习諂薄,交无义合,行必利动。” 宋 苏轼 《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但恐世俗諂薄成风,揣所乐闻与所忌讳,不以仁人君子期左右。”
分類:阿谀趋附
《漢語大詞典》:贪谀(貪諛)
聚敛财物和逢迎阿谀。逸周书·芮良夫:“今尔执政,小子惟以贪諛为事。” 孔晁 注:“专利为贪,曲从为諛。”
《漢語大詞典》:谄貌(諂貌)
阿谀之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汝唯知耻,諂貌淫词,寧辱不贵,自适其宜。”
分類:阿谀
《漢語大詞典》:谄诱(諂誘)
阿谀诱惑。 唐 柳宗元 《瓶赋》:“諂诱吉士,喜悦依随。”
分類:阿谀诱惑
《漢語大詞典》:阿屈
阿谀曲从。 宋 梅尧臣 《书窜》诗:“必欲致太平,在列无如 弼 。 弼 亦昧平生,况臣不阿屈。” 明 方孝孺 《大司农张公行状》:“公天质刚劲,色严貌庄,居廷中有大论议,謇謇不少阿屈,闻者悚然脱脱。”
分類:阿谀曲从
《漢語大詞典》:格佞
破除谄媚阿谀。宋书·郑鲜之传:“ 高祖 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 鲜之 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 高祖 辞穷理屈,然后置之……时人谓为‘格佞’。”
《國語辭典》:媚谀(媚諛)  拼音:mèi yú
谄媚阿谀。《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句下汉。郑玄。注:「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漢語大詞典》:昵谀(昵諛)
狎昵阿谀。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四:“昵諛方自圣,不悟祸灭身。”
分類:狎昵阿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