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阿谀(阿諛)  拼音:ē yú
阿附谄谀。《隋书。卷六一。郭衍传》:「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谗谄阿谀之贼!」
《国语辞典》:阿谀逢迎(阿谀逢迎)  拼音:ē yú féng yíng
曲意奉承,讨好他人。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九出:「专一承颜顺旨,阿谀逢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京师有一流棍,叫名李光,专一阿谀逢迎,谄事令孜。」也作「阿谀奉承」。
《国语辞典》:阿谀奉承(阿谀奉承)  拼音:ē yú fèng chéng
曲意奉承,讨好他人。《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也作「阿谀逢迎」。
《国语辞典》:阿谀趋奉(阿谀趋奉)  拼音:ē yú qū fèng
逢迎谄媚,巴结他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所以这些当道大人,俱蒙相爱。」
《国语辞典》:阿谀顺意(阿谀顺意)  拼音:ē yú shùn yì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今者密若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也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旨」。
《国语辞典》:阿谀顺旨(阿谀顺旨)  拼音:ē yú shùn zhǐ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也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
《國語辭典》:阿谀取容(阿諛取容)  拼音:ē yú qǔ róng
刻意的逢迎取悦。汉。杨秉 奏劾侯览:「而今猥受过宠,执政操权,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且王驩等阿谀取容,蔽贤窃位。」也作「阿顺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