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词缀
俏头
陪衬
经总制钱
连系词
另加
《國語辭典》:词缀(詞綴)  拼音:cí zhuì
为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义虚化,构词能力强,有前缀、中缀、后缀三种。如「老虎」的「老」、「糊里糊涂」的「里」、「花儿」的「儿」。
《國語辭典》:俏头(俏頭)  拼音:qiào tou
1.烹饪时加入的香菜、木耳、辣椒等配料,可增加菜肴的美味或色泽,称为「俏头」。
2.在戏曲或评书中令人喜爱的身段、道白等。
《國語辭典》:陪衬(陪襯)  拼音:péi chèn
1.用来烘托主体的事物。如:「这次竞选,我不过是个陪衬的而已。」
2.用别的事物来衬托,使主体更明显突出。《红楼梦》第五六回:「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著,不能多弄些顽意儿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
《漢語大詞典》:经总制钱(經總制錢)
“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 宋 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 陈遘 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典卖田宅的牙税,常赋外的头子钱,以及其他项目的税金,称经制钱。其后 翁彦国 为总制使,效其法别立名目征税,称总制钱。 宋 叶适 《监司》:“提刑司则以催趣经总制钱、印给僧道免丁由子为职,而刑狱寃滥,词诉繁滞,则或莫之省焉。”宋史·职官志七:“﹝ 乾道 ﹞八年,用臣僚言,诸路经总制钱併委提点刑狱官督责。” 清 顾炎武 《读〈宋史·陈遘〉》:“然则 宋 之所以亡,自经总制钱,而此钱之兴,始於 亨伯 。”亦省作“ 经总钱 ”、“ 经总 ”。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经总制有额无钱,十收六七…… 子耕 会一郡成赋,法应隶经总者,以十年中酌取之,阁免其逋负。钱额均等,故态尽革,更为最矣。” 清 顾炎武 《读〈宋史·陈遘〉》:“其后, 叶正则 作《外稿》,谓必尽去经总钱,而天下乃可为,治平乃可望也。”参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文献通考·征榷六
《漢語大詞典》:连系词
连接主语与谓语的一种形式,有时带着自己的某种附加意义(如英语中“that looks good”中的looks,“he got sleepy”中的got),有时不带附加意义(如“that is right”中的is)
《漢語大詞典》:另加
通过添加而存在或得到;附加,追加。例如:另加的一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