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55,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陆颂( 陈国公 )
陆馀庆( 庄 )
陆伯玉
陆南金
陆去泰
陆景献
陆璪(字 仲采 )
陆赵璧
陆翚(别称 陆晕 )
李辅国(名 静忠 护国 郕国公、博陆郡王、成国公 丑 )
陆善经
陆据(字 德邻 )
陆康
陆羽(字 鸿渐、季疵 别称 陆疾、桑苧翁、茶神、茶圣、茶仙、桑苎翁 世称 今接舆 名 疾 号 竟陵子、东冈子、东岗子 行第 三 陆 )
其它辞典(续上)
陆景初( 陆象先、象先 字 崇贤 名 景初 兖国公 文贞 )陆颂( 陈国公 )
陆馀庆( 庄 )
陆伯玉
陆南金
陆去泰
陆景献
陆璪(字 仲采 )
陆赵璧
陆翚(别称 陆晕 )
李辅国(名 静忠 护国 郕国公、博陆郡王、成国公 丑 )
陆善经
陆据(字 德邻 )
陆康
陆羽(字 鸿渐、季疵 别称 陆疾、桑苧翁、茶神、茶圣、茶仙、桑苎翁 世称 今接舆 名 疾 号 竟陵子、东冈子、东岗子 行第 三 陆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736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崇贤。初名景初,睿宗赐现名。陆元方子。举制科第。历迁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初,不从太平公主废立之谋,及太平公主败,帝以其保护功,封兖国公。出为剑南按察使,政尚仁恕。徙河东,民吏怀之。累迁太子少保。卒谥文贞。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736 睿宗赐名象先,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高第,授扬州参军事,擢洛阳尉。入为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迁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玄宗先天二年(713),封兖国公,出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开元六年(718)自隰州刺史徙润州刺史,九年,转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入为太子詹事,历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知吏部选事,加刑部尚书,以继母忧去官。十三年,起复同州刺史,十七年入迁太子少保。二十四年卒,赠尚书右丞相,谥文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授陆景初大理少卿制》,《册府元龟》卷一七二、八六二。《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中宗景龙中,以妻为韦后大妹,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国子祭酒、右常侍,封陈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以博学称。少与陈子昂、宋之问等交游,虽才学不逮,而风流强辩过之。举制策甲科。武则天时,擢监察御史,累迁凤阁舍人。于寒品晚进,必悉力举荐。人有过,辄面折,退无一言。玄宗开元初,迁大理卿。官终太子詹事。卒谥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馀庆。元宗朝官右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 【介绍】: 唐河南人。历官县令、御史、尚书礼部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出为晋州刺史、岐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为太常奉礼郎。玄宗开元初,太常少卿卢崇道抵罪流岭南,逃归东都,为其隐匿。俄为仇人所发,当重法。弟陆赵璧请代兄死。帝皆宥之。后累迁库部员外郎,以疾转太子洗马。卒年五十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人。玄宗开元初,官江阳尉。时诏于东都乾元殿整理内府旧书,助褚无量分部雠定,为直学士。历官左右补阙,迁起居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吴人。陆元方子。玄宗开元初,历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郎,后迁起居舍人。与兄陆象先、陆景融等皆有才行。有《吴郡陆氏宗系谱》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仲采。陆馀庆子。举明经,补长安尉,以清干称。玄宗开元初,历新乡、渑池令,迁兵部郎中。又除洛阳令,摧勒奸豪,人不敢犯。以忤贵近,出为太原少尹、汾州刺史。官终西河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陆南金弟。玄宗开元初,太常少卿卢崇道罪流岭南,逃还东都。南金匿崇道,被告发。其请代兄死,获赦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3 【介绍】: 唐人。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阉奴,貌陋。初事高力士,后得侍东宫。因参与谋诛杨国忠,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肃宗即位擢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后改今名。至德间进封郕国公,上元间拜兵部尚书。外谨密而内贼深,擅权用事。代宗立,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封博陆郡王,愈恣横。帝遣侠者夜刺杀之。赠太傅,谥丑。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辅国本名静忠。以阉奴事高力士。后以王鉷荐侍东宫。肃宗即位灵武。辅国豫其谋。擢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改名护国。又改今名。进拜少府殿中二监。封成国公。首谋迁元宗西内。以功擢兵部尚书。代宗立。进司空兼中书令。加尚父。后帝遣使刺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吴人。博通经史。玄宗开元中,为宰相萧嵩、张九龄荐入集贤院,预修国史、《六典》及《开元礼》。迁集贤直学士,官河南府仓曹参军。天宝初,预注《礼记·月令》。终官国子司业、集贤殿学士。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博通经史。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后数年间,萧嵩荐之入集贤院,预修国史及《开元礼》。二十年,受命注《文选》,未成。迁集贤院直学士。预修《唐六典》,预注《礼记·月令》。二十七年任集贤学士。天宝间官至国子司业。卒于天宝三载(744)以后数年间。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〇,《旧唐书》之《礼仪志》、《李少良传》,《新唐书·艺文志》,《玉海》卷四六、卷五四引《集贤注记》。《会稽掇英总集》卷二及同治《平江志》卷五四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吴人。陆溥子。玄宗天宝末,明经及第,授秘书省正字,充陇右巡官。调咸阳尉,迁监察御史、盩厔令、比部员外郎。后为泽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3—约804 【介绍】: 唐复州竟陵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又号竟陵子、东冈子。工古调歌诗。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谑谈》数千言。玄宗天宝中,居火门山。肃宗上元初,更隐苕溪,阖门著书。与李季兰、皎然交往。嗜茶,精于茶道,旧时称为茶神、茶圣、茶仙。有《茶经》。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3—? 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苧翁、东岗子。排行三。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幼孤,为僧智积收育。少年时为伶人。玄宗天宝五载(746)太守李齐物教以诗书,始为士人。肃宗至德元载(756)避乱居湖州,与诗僧皎然为忘年交。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间为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客,预撰真卿主编之大型类书《韵海镜源》,并参预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集为《吴兴集》10卷。约德宗建中中诏拜太常寺太祝,未就。贞元初移居信州上饶,三年(787)至八年间为岭南节度从事,检校太子文学。后归江南,约卒于贞元末。生平见羽《陆文学自传》、《因话录》卷三、《新唐书》本传。羽工诗文,著述甚多。所著《茶经》3卷为世界第一部论茶著作。《全唐诗》存诗2首,又断句6句及联句诗多首。《全唐诗续拾》补收2句。唐诗汇评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竟陵龙盖寺僧智积,俗姓陆,得初生儿于堤上,收育之,遂以陆为姓。及长,耻从削发,师怒,使执苦役。亡去,匿为优人。天宝中,李齐物守竟陵,见而异之,亲授诗集。上元中,隐湖州苕溪,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大历中,居湖州妙喜寺,与皎然为忘年交,预颜真卿《韵海镜源》修推事。授太子文学,不就。移居上烧,复授太常寺太祝,仍不就。贞元三年,徙居洪州,旋入岭南李复幕。后不知所终。羽工诗,嗜茶,创煎茶法,著《茶经》三卷,今存。其他著述多种,大多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之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师教以旁行书。不肯学。亡去为优人。天宝中酺。吏署为伶师。太守李齐物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苧翁。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羽嗜茶。著茶经三篇。鬻茶者至陶羽形为茶神祀之。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