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省陈(省陳)
谓主人的明器陈列宜少。礼记·丧服小记:“陈器之道,多陈之而省纳之可也,省陈之而尽纳之可也。” 郑玄 注:“多陈之,谓宾客之就器也,以多为荣。省陈之,谓主人之明器也,以节为礼。”
《漢語大詞典》:布币(布幣)
(1).陈列币帛。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祓殯而襚,则布币也。”国语·吴语:“寡君 句践 使下臣 郢 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於下执事。” 韦昭 注:“布,陈也。币,玉帛也。”史记·周本纪:“於是布币而策告之。”
(2).古代仿照农具鎛的形状铸造的一种金属货币。布,通“ 鎛 ”。因鎛形似铲,又叫“铲币”。按其形制与时代先后,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是较早的布币,还保留着铲的形状,上有装柄的空首,主要流通于 春秋 初期的 周王 朝及 晋 、 卫 、 郑 、 宋 等国。后来布首逐渐扁平,发展为平首布,其下部形状又有尖足、方足、圆足之分。平首布主要流通于 战国 时期的 韩 、 赵 、 魏 以及 燕 秦 等国。 新莽 时曾一度仿制使用。
《国语辞典》:素筵  拼音:sù yán
蒙古陈列而不食用的供品。陈设于雍和宫中正殿唪经日佛前,本名「经筵」,康熙中改称为「供筵」,乾隆时改称为「素筵」。
《漢語大詞典》:参陈(參陳)
纷繁陈列。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言道者本之於天,论心者议之於人,校理者取之於物,从而别之,繇涂参陈;要而会之,终致可一。”
分類:纷繁陈列
《漢語大詞典》:布奠
(1).古代大夫家祭时酬答宾客之礼。礼记·曾子问:“布奠於宾,宾奠而不举。” 郑玄 注:“布奠,谓主人酬宾,奠觶於荐北。” 孔颖达 疏:“主人酌西方之尊以酬宾,主人尊爵于宾之荐北,宾取爵东面,奠于荐南,所谓布奠於宾也。”
(2).谓陈列祭品。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布奠倾觴,哭望天涯。”
《國語辭典》:陈器(陳器)  拼音:chén qì
1.乐器。《谷梁传。定公四年》:「坏宗庙,徙陈器。」
2.陈列的器物。《仪礼。既夕礼》:「圹陈器于道。」
《漢語大詞典》:庭旅
庭中陈列。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庭旅旧物,堂有故臣。”
《國語辭典》:试儿(試兒)  拼音:shì ér
旧时于小孩满周岁时,长辈将书本、算盘、笔墨等各种物品摆在孩子面前,让他随意抓取,藉此预测其未来志向和性情的一种习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也称为「抓周」。
《國語辭典》:展览(展覽)  拼音:zhǎn lǎn
陈列物品供人观赏。如:「书法展览」、「服装展览」。
《漢語大詞典》:列罗(列羅)
罗列,陈列。 南朝 梁 萧统 《殿赋》:“雕丹文於簷际,鏤华形以列罗。”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每至则醇醪饍饈,满前列罗,不审从何处得来。”
分類:罗列陈列
《漢語大詞典》:宾商(賓商)
谓陈列宫商之音。《楚辞·天问》:“ 启 棘宾商,《九辩》《九歌》。” 王逸 注:“宾,列也……言 启 能脩明 禹 业,陈列宫商之音,备其礼乐也。”一说谓宾于天帝。商,通“ 上 ”。 游国恩 等纂义引 郝懿行 曰:“盖谓 启 三度宾於天帝,而得九奏之乐也。”
《漢語大詞典》:廞车(廞車)
陈列的遣车。遣车,古代送葬时载牲体的车。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建廞车之旌。及葬,亦如之。”参见“ 遣车 ”。
《國語辭典》:遣车(遣車)  拼音:qiǎn chē
送葬时载牲体的车。《周礼。春官。巾车》:「大丧饰遣车,遂廞之行之。」
《漢語大詞典》:整设(整設)
慗齐陈列。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整设于屏外。” 郑玄 注:“整,正列也;设,陈也。”墨子·非命上:“所以整设师旅,进退师徒者,誓也。”
分類:陈列
《國語辭典》:供床  拼音:gòng chuáng
摆设香烛、祭品的长桌。《水浒传》第二二回:「走入佛堂内,去把供床拖在一边,揭起那片地板来。」
《漢語大詞典》:陈阅(陳閲)
谓陈列物品供人观看。魏书·元六脩传:“帝因大猎於 寿阳山 ,陈閲皮肉,山为变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