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伸覆
干启
不容分说
唱陈
陈挹
声声口口
口口声声
《漢語大詞典》:伸覆
陈说禀告。 明 柯丹邱 《荆钗记·见母》:“听取一言伸覆:须信人生万事莫逃天数。”
分類:陈说禀告
《漢語大詞典》:干启(干啟)
干预而陈说之。《隋书·礼仪志三》:“婚礼,国之大典,宜有画一。今宗室及外戚不得復輒有干啟,礼官不得輒为曲议。可依此以为法。”
分類:干预陈说
《國語辭典》:不容分说(不容分說)  拼音:bù róng fēn shuō
不容许分辩解释。《红楼梦》第一二回:「宝钗不容分说,便灌了湘云一杯。」也作「不由分说」。
《漢語大詞典》:唱陈(唱陳)
大声陈说。 清 吴敏树 《书谢御史》:“引见时,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 湖南 人,作京语何也?’”
分類:大声陈说
《漢語大詞典》:陈挹(陳挹)
陈说自责。魏书·郭祚传:“每以孤门往经 崔氏 之祸,常虑危亡,苦自陈挹,辞色恳然,发於诚至。”
分類:陈说自责
《漢語大詞典》:声声口口(聲聲口口)
口口声声。形容反复地陈说表白。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因此虽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
《國語辭典》:口口声声(口口聲聲)  拼音:kǒu kǒu shēng shēng
不停的陈述、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嘴边。《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后面领著一个雄赳赳的人,口口声声要会三老爷、四老爷。」《红楼梦》第二九回:「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再不见张道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