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陵宇
帝王的陵墓。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明陵》:“身履其地,目击陵宇坍頽殆尽。”
分類:帝王陵墓
《漢語大詞典》:墓阙(墓闕)
古代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新五代史·杂传·张全义:“ 全义 以谓 梁 虽仇敌,今已屠灭其家,足以报怨,剖棺之戮,非王者以大度示天下也。 庄宗 以为然,铲去墓闕而已。” 清 恽敬 《黄太孺人墓表》:“然古列女之贤者,天下皆绘画之,鐫於庙垣,刻於墓闕,凡以风示后世而已。”
分類:陵墓建筑
《漢語大詞典》:西寝(西寢)
帝王陵墓西侧的殿堂。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束绅入西寝,伏軫出东坰。”
《漢語大詞典》:石将军(石將軍)
古代帝王陵墓前的石雕武士。《水浒传》第八二回:“长的比险道神,身长一丈;狠的像石将军,力镇三山。”
《漢語大詞典》:连阙(連闕)
(1).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通常建有二台,上作楼观,名曰阙。阙上连有飞檐罘罳者谓之连阙。汉书·文帝纪“ 未央宫 东闕罘罳灾” 唐 颜师古 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
(2).连延的城阙。 唐 李洞 《雪》诗:“迢迢来极塞,连闕谓风吹。”
《漢語大詞典》:陵庐(陵廬)
陵墓旁守陵用的简陋小屋。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独终祀时,若憩陵庐,待明发,必无道路之虞。”
《漢語大詞典》:清陵
清 代帝后的陵墓。依其分布状况可分四区。(1) 永陵 ,在今 辽宁省 新宾满族自治县 ,为 清太祖 以前的 肇 、 兴 、 景 、 显 四陵。(2) 清太祖 福陵 (俗称 东陵 )与 太宗 昭陵 (俗称 北陵 ),在今 辽宁省 沈阳市 附近。(3) 东陵 ,在今 河北省 遵化县 ,有 顺治 孝陵 、 康熙 景陵 、 乾隆 裕陵 、 咸丰 定陵 、 同治 惠陵 及 太宗 后 昭西陵 及诸后妃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4) 西陵 ,在 河北省 易县 ,有 雍正 泰陵 、 嘉庆 昌陵 、 道光 慕陵 、 光绪 崇陵 及诸后妃之陵。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漢語大詞典》:陵场(陵場)
陵墓周围的场地;陵园。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八:“陵场基地是用水门汀面就的,呈出白色。”
《漢語大詞典》:陵次
陵墓旁。《后汉书·蔡邕传》:“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或经年陵次,以暂归见漏;或以人自代,亦蒙宠荣。”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明陵》:“臣将事陵次,见享殿三间,已倾其二。”
分類:陵墓
《國語辭典》:中山陵  拼音:zhōng shān líng
国父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城东紫金山南坡,民国十八年(西元1929)建成。占地约二千馀亩,前有广场及华表,次为祭堂,后为墓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
《漢語大詞典》:下马坊(下馬坊)
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清实录·天聪三年》:“陵东西两旁,立下马坊,禁乘车马行走,过必下。”
《国语辞典》:霸陵县(霸陵县)  拼音:bà líng xiàn
县名。秦代时原名芷阳县,后因汉文帝陵墓筑于此,故改名为「霸陵县」。晋改称为「霸城」,北周废。故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也作「灞陵县」。
《漢語大詞典》:黄帝陵
亦称“ 黄帝冢 ”。 传说中 轩辕黄帝 的陵墓。在 陕西省 黄陵县 城北 桥山 。山巅有一古亭,中立石碑镌“黄帝陵”三字。亭后为 黄帝 墓。陵高3.6米,周长48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崩,葬 桥山 ” 唐 司马贞 索隐:“《地理志》: 桥山 在 上郡 阳周县 ,山有 黄帝冢 也。” 唐 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 黄帝陵 在 寧州 罗川县 东八十里 子午山 。《地理志》云: 上郡 阳周县 桥山 南有 黄帝冢 。’案: 阳周 隋 改为 罗川 。尔雅云:山鋭而高曰桥也。”
《漢語大詞典》:霸池
池名。在 汉文帝 陵墓 灞陵 之上,故称。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 霸池 不可别, 伊川 难重违。” 李善 注:“ 潘岳 《关中记》曰:‘ 霸陵 , 文帝 陵也。上有池,有四出道以写水。’”
《漢語大詞典》:地下宫殿
指帝王陵墓中的宫殿。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她仿佛是从地下宫殿挖掘出来的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