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4,分3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金陵
武陵
杜陵
广陵
少陵
庐陵
五陵
茂陵
西陵
江陵
陵谷
秣陵
凭陵
延陵
毗陵
《國語辭典》:金陵  拼音:jīn líng
地名。即今南京市及江宁县地。战国楚时为金陵邑,秦时称秣陵,三国吴建都于此,改名建业。唐时称升州,南唐建西都,改为江宁府,宋时又改为建康府。明初定都于此,称应天府,清时改为江宁府。
《国语辞典》:武陵  拼音:wǔ líng
1.山脉名。苗岭的支脉,连绵于川鄂湘境。
2.山名。位于江西省馀干县界。也称为「武林山」。
《國語辭典》:杜陵  拼音:dù líng
地名。在长安东南,原称为「杜县」。因汉宣帝筑陵葬此,后改称为「杜陵」。
《漢語大詞典》:杜陵野老
唐 杜甫 的自称。 杜甫 祖籍 杜陵 ,他也曾在 杜陵 附近居住,故常自称 杜陵野老 、 杜陵野客 、 杜陵布衣 。 唐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 长安 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 骨欲折。”
《漢語大詞典》:广陵(廣陵)
见“ 广陵散 ”。
分類:广陵
《國語辭典》:广陵散(廣陵散)  拼音:guǎng líng sǎn
1.乐曲名。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的但曲之一。既用于合奏,也用于独奏。其中的「慢商调」为此曲所独有。
2.三国魏嵇康善弹广陵散曲,秘不授人,后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见《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后比喻人事凋零或事无后继,已成绝响。《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长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马。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也作「广陵客」。
《漢語大詞典》:少陵
(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
(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寄元遗山》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郁达夫 《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
《高级汉语词典》:庐陵  拼音:lú líng
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分类:庐陵
《國語辭典》:五陵  拼音:wǔ líng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帝王的陵寝。皆位于长安,为当时豪侠巨富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國語辭典》:茂陵  拼音:mào líng
地名。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因汉武帝的陵墓在此而得名。
《國語辭典》:西陵  拼音:xī líng
1.泛指皇帝的陵寝。《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2.复姓。如春秋时有大夫西陵高。
《國語辭典》:西陵峡(西陵峽)  拼音:xī líng xiá
长江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县西北十三公里处,长江奔流至此,水势趋于和缓,逐渐漫为平流。也称为「夷山」。
《高级汉语词典》:江陵
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分类:江陵
《國語辭典》:陵谷  拼音:líng gǔ
山岭与深谷。语本《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传。广阳王建传》:「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来,翻成陵谷。」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诗:「坐历山川险,吁嗟陵谷迁。」
《国语辞典》:秣陵  拼音:mò líng
地名。约为今南京市地,秦改金陵为秣陵,自汉、晋以迄南朝,治所屡有变革,隋以后废。
《國語辭典》:凭陵(憑陵)  拼音:píng líng
仗势欺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凭陵敝邑。」唐。高适〈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士,胡骑凭陵杂风雨。」也作「冯陵」。
《國語辭典》:延陵  拼音:yán líng
1.地名:(1)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省武进县地。为季札封地。(2)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汉成帝的墓地在此。
2.复姓。如南朝宋有延陵盖。
《漢語大詞典》:延陵季子
指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 。相传 吴王 寿梦 有四子: 诸樊 (或称 谒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贤, 寿梦 欲废长立少。 季札 让不可。 寿梦 卒, 诸樊 立,与 馀祭 、 馀眜 相约,传弟而不传子,弟兄迭为君,欲终致国于 季札 。 季札 离国赴 延陵 (一说封于 延陵 ),终身不入 吴 国,故世称 延陵季子 。事见《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史记·吴太伯世家礼记·檀弓下:“ 延陵季子 , 吴 之习於礼者也。”亦称“ 延陵子 ”。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思慕 延陵子 ,宝劒非所惜。” 晋 陆机 《吴趋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诸华。”参见“ 延陵 ”。
《國語辭典》:毗陵  拼音:pí líng
县名。汉置,晋改为晋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