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謈怨  拼音:pò yuàn
痛恨他人陷害。《通俗编。言笑》:「焦竑字学:『俗以恨人陷害曰謈怨。』」
《国语辞典》:圈弄  拼音:quān nòng
设计诱惑陷害。如:「在商场上圈弄同行,是他经营事业惯用的伎俩。」
《国语辞典》:妒能害贤(妒能害贤)  拼音:dù néng hài xián
对于贤能的人,心怀妒意而加以陷害。也作「妒贤嫉能」。
《漢語大詞典》:构媒
谓设计陷害。 明 沈鲸《双珠记·狱中冤恨》:“懊恨狂夫太不才,搆媒良善受非灾。”
分類:设计陷害
《国语辞典》:飞扎(飞扎)  拼音:fēi zhá
无中生有,陷害别人。《醉醒石》第九回:「甚至安分富民,又会借事飞扎,所以在京师出了个名,起了家。」
《國語辭典》:白璧青蝇(白璧青蠅)  拼音:bái bì qīng yíng
白璧,洁白无瑕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苍蝇,比喻卑劣佞人。白璧青蝇语本唐。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诗:「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比喻善恶忠佞。《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九。龙泉记。赏菊闻报》:「为臣子莫贵忠和孝,继美于今有凤毛,白璧青蝇何足较。」
《國語辭典》:扳害  拼音:bān hài
以不实供词陷害他人。《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这些东西,是亲家王员外扶持的。不知为甚被人扳害?」
分類:诬陷陷害
《國語辭典》:暗箭伤人(暗箭傷人)  拼音:àn jiàn shāng rén
趁人不备,用狡诈阴险的手段伤害人。《水浒传》第一一三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镜花缘》第五八回:「有荼毒生灵的强盗,有暗箭伤人的强盗。」也作「暗箭中人」。
《漢語大詞典》:案陷
诬告陷害。《晋书·王濬传》:“又闻 浑 案陷上臣。”
分類:诬告陷害
《漢語大詞典》:党邪陷正(黨邪陷正)
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旧唐书·宋璟传:“ 璟 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國語辭典》:趁人之危  拼音:chèn rén zhī wéi
在别人有危难时,加害于人或对自己有利的事。如:「君子不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國語辭典》:乘人之危  拼音:chéng rén zhī wéi
趁人有危难时加以要挟、迫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敬闻利人之色不仁,乘人之危不义。」也作「乘人之厄」。
《國語辭典》:乘人之危  拼音:chéng rén zhī wéi
趁人有危难时加以要挟、迫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敬闻利人之色不仁,乘人之危不义。」也作「乘人之厄」。
《漢語大詞典》:打击报复(打擊報復)
对揭露自己缺点、错误的人进行压制陷害。《人民日报》1988.12.31:“去年五月二日,你报第五版刊登信访调查《在告状的日子里》,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漢語大詞典》:捏陷
亦作“揑陷”。 捏造假证陷害。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辽左弃地:“遂将 徐公 捏陷,革职为民。”捏,一本作“ 揑 ”。 清 陆堃 《石泉县禀帖》:“该弁知与卑职意见不合,势必禀揭,故任意揑陷。”
《漢語大詞典》:攀害
诬供陷害。《天雨花》第九回:“小人怎敢攀害,所供句句实情,并无半字虚誆。”
分類: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