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穷退(窮退)
犹隐退。谓退居乡里。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言贤者退而穷处。” 唐 白居易 《咏怀》:“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漢語大詞典》:冥穷(冥窮)
犹隐退。荀子·正名:“説不行则白道而冥穷。”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穷,当读为躬。白道而冥躬者,明白其道,而幽隐其身也。古穷与躬通用。”
分類:隐退俞樾
《漢語大詞典》:韬约(韜約)
谓隐退。 明 文徵明 《谢李宫保书》:“若夫怀藏道德,抱节守贞,某实非其人;即其人,将自韜约远引,不令公知矣。”
分類:隐退
《漢語大詞典》:潜让(潛讓)
犹隐退。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集》:“寧如 泰伯 之隐德潜让而不扬乎?将如 季札 之显节义慕为 子臧 乎?”
分類:隐退
《國語辭典》:出处(出處)  拼音:chū chǔ
语本《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指去就进退,出仕和隐退。汉。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 送石处士序:「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
《國語辭典》:龙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龙和蛇。比喻非凡的人。《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2.比喻英雄与凡夫。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
3.比喻怀才隐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4.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宋。陆游〈汉宫春。羽箭雕弓〉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5.矛戟类的兵器。唐。吕温〈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國語辭典》:龙蛇混杂(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贤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著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也作「龙蛇浑杂」、「龙蛇杂处」、「鱼龙混杂」。
《國語辭典》:勇退  拼音:yǒng tuì
勇于引退、归隐。晋。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五首之五:「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进。」唐。权德舆〈寄临海郡崔稚璋〉诗:「志士诚勇退,鄙夫自包羞。」
分類:勇于隐退
《漢語大詞典》:隐见(隱見)
(1).或隐或现。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栀子花》:“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江光隐见黿鼉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清 邵长蘅 《游孤山记》:“西行过 陆宣公祠 ,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2).隐退或出仕。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今公于 子云 之书,辨明是正,厥功多矣,至于进退隐见之际,尤为反覆而致意。” 清 唐甄 潜书·受任:“士当巷居,隐见惟己,人不得致也。出而干主,任之犹轻,言之犹浅,去留亦惟己,人不得泥也。”
《國語辭典》:鸥盟(鷗盟)  拼音:ōu méng
形容隐居江湖的人,与鸥鸟为伴侣,如有盟约。宋。陈造〈次丁嘉会韵〉二首之二:「百年衮衮须今日,岁晚鸥盟要重寻。」
分類:鸥鸟隐退
《國語辭典》:二仲  拼音:èr zhòng
指羊仲、求仲二位廉洁逃名之士。《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陶潜传》:「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
分類:廉洁隐退
《漢語大詞典》:饮江(飲江)
(1).向江中喝水。 宋 苏过 《飓风赋》:“断虹饮江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
(2).犹饮河。比喻不慕荣利,隐退自乐。 明 张居正 《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郊劳疏》:“既以紓瞻云陟屺之怀,奏甘膬以承欢,寧復忆饌鲤饮江之乐,候起居于八座,欣团聚于一堂。”参见“ 饮河 ”。
见“ 饮马长江 ”。
《漢語大詞典》:饮河(飲河)
(1).谓喝 黄河 水。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将饮 河 ,而不足也,将走大泽。”事又载《列子·汤问》。 唐 韩愈 《双鸟诗》:“朝饮 河 生尘,暮饮海絶流。”
(2).庄子·逍遥游云: 尧 让天下于 许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成玄英 疏:“ 许由 ,隐者也……隐於 箕山 ,师於 啮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饮。 尧 知其贤,让以帝位。 许由 闻之,乃临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饮河”比喻所需求极有限。 晋 左思 《咏史》之八:“饮 河 期满腹,贵足不愿餘。” 唐 王绩 《游北山赋》:“饮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隐退,不追求荣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闻 尧 风冲天, 潁 阳振饮河之谈, 汉 德括地, 商 阴峻餐芝之气。”参阅吕氏春秋·求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漢語大詞典》:饮马长江(飲馬長江)
在 长江 边给战马喝水。谓渡 江 南下进行征伐。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坏汝万里 长城 。’ 魏 人闻之,皆曰‘ 道济 已死, 吴 子辈不足復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 长江 之志。”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骄》:“神兵到来谁敢阻,饮马 长江 滸。”亦省作“ 饮江 ”。 宋 魏了翁 《与李舍人书》:“此处正当衝要,若放令韃骑南牧,则 庐信 、 黄蘄 最切,莫不有饮 江 之虑矣。”
《漢語大詞典》:敛翼(斂翼)
收拢翅膀。比喻隐退。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復敛翼於故枝,块然独处,有离群之志。” 晋 潘岳 《寡妇赋》:“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白帝城 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國語辭典》:卷怀(卷懷)  拼音:juǎn huái
1.收藏。《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养气》:「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2.逃避、退避。《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如高令复帅,外寇必自卷怀。」《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卷怀离寺,作负贩去。」
《漢語大詞典》:鸥闲(鷗閑)
谓鸥鸟闲暇自在。形容隐退者的悠闲生活。 宋 余靖 《留题澄虚亭》诗:“鱼戏应同乐,鸥闲亦自来。” 清 蒲松龄 《唐太史命作生志》:“泽车而乘款段,菊淡如人;小马而看盘伶,鸥闲似我。”
《國語辭典》:早退  拼音:zǎo tuì
1.提早离开。如:「他因时常迟到早退而被革职。」
2.提早退休。如:「他还不到退休年龄,却因身体健康因素而提出早退。」唐。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清史稿。卷二六二。列传。魏裔介》:「裔介久官台谏,数进谠言,为忧盛危明之计,自登政府,柴立不阿,奉身早退,有古大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