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隐隐(隱隱)  拼音:yǐn yǐn
1.不清楚、不明显的样子。唐。王昌龄 送万大归长沙诗:「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红楼梦》第二回:「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
2.忧戚的样子。《荀子。儒效》:「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楚辞。刘向。九叹。远逝》:「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3.盛大的样子。《文选。潘岳。闲居赋》:「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
4.群车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商旅联槅,隐隐展展。」《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5.雷声。汉。焦延寿《易林。卷一○。蹇之临》:「雷君出装,隐隐西行。」汉。崔骃〈四巡颂。东巡颂〉:「天动雷震,隐隐辚辚。」
《分类字锦》:驿楼隐隐(驿楼隐隐)
韦庄 秋日早行诗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
分类:羁旅
《漢語大詞典》:隐隐轸轸(隱隱軫軫)
车马相连貌。 汉 扬雄 《蜀都赋》:“方辕齐轂,隐隐軫軫。”
分類:车马相连
《漢語大詞典》:隐隐展展(隱隱展展)
相连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商旅联槅,隐隐展展。” 李周翰 注:“隐展,相连属貌。”
《國語辭典》:隐隐约约(隱隱約約)  拼音:yǐn yǐn yuē yuē
不明显、不清楚的样子。《红楼梦》第四二回:「碧纱厨后,隐隐约约有许多穿红著绿戴宝簪珠的人。」
《國語辭典》:隐隐(隱隱)  拼音:yǐn yǐn
1.不清楚、不明显的样子。唐。王昌龄 送万大归长沙诗:「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红楼梦》第二回:「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
2.忧戚的样子。《荀子。儒效》:「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楚辞。刘向。九叹。远逝》:「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3.盛大的样子。《文选。潘岳。闲居赋》:「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
4.群车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商旅联槅,隐隐展展。」《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5.雷声。汉。焦延寿《易林。卷一○。蹇之临》:「雷君出装,隐隐西行。」汉。崔骃〈四巡颂。东巡颂〉:「天动雷震,隐隐辚辚。」
《漢語大詞典》:隐隐辚辚(隱隱轔轔)
(1).车马众多之声。文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轔轔。” 薛综 注:“隐隐,众多貌。轔轔,车声也。” 吕延济 注:“隐隐轔轔,皆车马声。言后车未出城,前驱已自郊而反,言车骑之多。”
(2).隐约模糊。 清 冯桂芬 《潘顺之吉士岱顶观云图序》:“庙之北户小阜隆起,躡履而上,群峰四环。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隐隐轔轔,时露翠微之径。”
《漢語大詞典》:隐隐遑遑(隱隱遑遑)
忧愁不安貌。 唐 皮日休 《忧赋》:“入人之怀也,倘倘佯佯,隐隐遑遑。”
分類:忧愁不安
《漢語大詞典》:隐隐桓桓(隱隱桓桓)
威武貌。《宋书·索虏传》:“十道并进,连营五千,步骑百万,隐隐桓桓。以此屠城,何城不溃?以此奋击,何坚不摧?”
《漢語大詞典》:隐隐糊糊(隱隱糊糊)
模糊不清貌。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猛然,他记起前两天在江边帐篷里开会的时光,隐隐糊糊听见谁说,加固便桥的任务好像交给了 常飞 。”
分類:模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隐隐谹谹(隱隱谹谹)
见“ 隐隐耾耾 ”。
《漢語大詞典》:隐隐耾耾(隱隱耾耾)
象声词。多形容雷声。 汉 扬雄 《法言·问道》:“或问大声曰非雷非霆,隐隐耾耾,久而愈盈,尸诸圣。” 李轨 注:“尸,主也。雷霆之声闻,当时圣人之言传无穷。”亦作“ 隐隐谹谹 ”。 宋 苏洵 《乐论》:“隐隐谹谹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
《漢語大詞典》:隐隐耾耾(隱隱耾耾)
象声词。多形容雷声。 汉 扬雄 《法言·问道》:“或问大声曰非雷非霆,隐隐耾耾,久而愈盈,尸诸圣。” 李轨 注:“尸,主也。雷霆之声闻,当时圣人之言传无穷。”亦作“ 隐隐谹谹 ”。 宋 苏洵 《乐论》:“隐隐谹谹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
《漢語大詞典》:隐隐讽讽(隱隱諷諷)
含糊不清,不明确。 郭沫若 《水平线下·湖心亭》:“她在床上对我说:‘你无论怎么要去替他们找房子,去找一天也不要紧,到晚上来叫他们搬出去。’我只是隐隐讽讽地答应她。”
《漢語大詞典》:隐隐绰绰(隱隱綽綽)
隐约不清貌。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两年前的事,像凉风一样,冲进母女俩的心间,隐隐绰绰的影子,仿佛就在眼前。”
分類:隐约不清
《漢語大詞典》:轰轰隐隐(轟轟隱隱)
象声词。形容车马声。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虎视龙超,雷骇电逝,轰轰隐隐,纷纷軫軫,羌难得而称计。”旧唐书·李密传:“轰轰隐隐,如霆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