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雄鸡(雄鸡)  拼音:xióng jī
公鸡。《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传。仲由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分类:雄鸡公鸡
《漢語大詞典》: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唱雄鷄天下白)
语出 唐 李贺 《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鷄一唱天下白。”后以“一唱雄鷄天下白”指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鷄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漢語大詞典》:雄鸡夜鸣(雄雞夜鳴)
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淮南子·泰族训》:“故人主有伐国之志,邑犬羣嗥,雄鸡夜鸣,库兵动而戎马惊。” 高诱 注:“鸡夜鸣而兵马起,气之感动也。”
《漢語大詞典》:雄鸡自断尾(雄雞自斷尾)
比喻明智之士自我伤残以避祸害。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宾孟 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杜预 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 唐 白居易 《答桐花》诗:“老龟被刳肠,不如无神灵。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
《国语辞典》:雄鸡断尾(雄鸡断尾)  拼音:xióng jī duàn wěi
雄鸡因怕被用作祭祀时的供品,而自断其尾。典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比喻因畏惧遭受迫害而自甘无用。也作「断尾雄鸡」。
《国语辞典》:断尾雄鸡(断尾雄鸡)  拼音:duàn wěi xióng jī
比喻因畏惧讥笑毁谤,而自甘无用。参见「雄鸡断尾」条。宋。苏轼〈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老听法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