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祫祭
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礼记·曾子问:“祫祭於祖,则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蹕。” 孔颖达 疏:“祫,合祭祖。大祖三年一祫。谓当祫之年则祝迎高、曾、祖、禰四庙,而於大祖庙祭之。天子祫祭则迎六庙之主。今言四庙者,举诸侯言也。”《穀梁传·文公二年》:“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 范宁 注:“祫祭者,皆合祭诸庙。已毁未毁之主,於大祖庙中以昭穆为次序。”《汉书·韦玄成传》:“祫祭者,毁庙与未毁庙之主皆合食於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復为昭,古之正礼也。”《东观汉记·张纯传》:“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穀成熟,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祫祭捧帛爵用近支王公:“故命岁暮太庙祫祭。凡捧帛执爵诸执事官,皆用圣祖以下宗支诸王公将军充之。”
《國語辭典》:普请(普請)  拼音:pǔ qǐng
中国禅宗集结僧众一起劳动,称为「普请」。
《國語辭典》:说戒(說戒)  拼音:shuō jiè
佛教僧团在每半月的最后一天聚集一处,诵念戒本。半月期间若有人犯戒,得在此时作表白,进行忏悔。犯最重罪,则驱离僧团,取消出家身分。《杂阿含经》卷二五:「今是十五日,夜静月清明,如是诸比丘,今集听说戒。」唐。王建〈题诜法师院〉诗:「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國語辭典》:词谱(詞譜)  拼音:cí pǔ
集录各种词调,说明其格律及变体,以供填词者参考的书。
《国语辞典》:配本  拼音:pèi běn
集合许多不同的书版,配合而成的一种完整的书。故此类的书,书虽完整但版式不同。
《漢語大詞典》:云肤(雲膚)
晋 潘尼 《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谓云气逐渐集合。后以“云肤”指云气。 唐 李峤 《雨》诗:“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参见“ 肤寸而合 ”。
《漢語大詞典》:肤寸而合(膚寸而合)
谓(云气)逐渐集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阮福 《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摠至,溪涧盈溢。”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愿哀愍黔首,霈垂沾渥,呼风召云,肤寸而合。”亦省作“ 肤合 ”。 汉 蔡邕 《九疑山碑》:“巖巖 九疑 ,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
《國語辭典》:字符  拼音:zì fú
符号集之中的符号。符号集通常包括十进制數字0到9、字母A到Z、运算符号+、-、*、/等。也称为「字元」。
《國語辭典》:军团(軍團)  拼音:jūn tuán
集合两个军以上的兵力,由一位高级将官指挥,并在同一地区作战的部队。
《漢語大詞典》:云肆(雲肆)
(1).云气集合之所。指高空。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布叶华崖,飞藻云肆。”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孤园寺》:“鐘梵在水魄,楼臺入云肆。” 唐 陆龟蒙 《荆溪早景题杜秀才水亭》诗:“云肆有龙君须买,便敲初日铸金钱。”
(2).比喻高位。 晋 郭璞 《与王使君》诗:“遭蒙之吝,在我幽人。絶志云肆,如彼涔鳞。”
(3).山林水泽。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石林空寂歷,云肆肯嘵譊。” 宋 陆游 《偷闲》诗:“偶忆 云溪 携鹤去,却从云肆买蓑归。”
(4).比喻白色花丛。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堪将乱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宫。”
《國語辭典》:工场(工場)  拼音:gōng cháng
工人工作的场所。
《漢語大詞典》:会最(會最)
总计;汇总。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会最郡用,除其冗复,岁省万五千餘緡。” 宋 叶适 《跋义役》:“保正长会最督促而已,何用自费数百千及百餘千,甚或兼倍,以至破家荡产乎?”
见“ 会撮 ”。
分類:总计汇总
《國語辭典》:会撮(會撮)  拼音:kuài zuì
发髻。《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
分類:颈椎
《漢語大詞典》:鸠兵(鳩兵)
集合兵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嘉熙 间, 江西 峒丁反, 吉州 万安 宰 黄炳 鳩兵守备。”
《國語辭典》:会吊(會弔)  拼音:huì diào
聚集众人前往凭吊。《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其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复会吊。」
分類:集合吊唁
《漢語大詞典》:干祫
谓无庙祫祭。祫祭,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原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举行。干祫是祫祭的一种特例。《礼记·大传》:“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郑玄 注:“干,犹空也。空祫,谓无庙祫祭之於坛墠。” 孙希旦 集解:“干者,自下而进取乎上之意,祫本诸侯以上之礼,而大夫士用之,故曰干祫。” 宋 张载 《正蒙·王禘》:“若祫,则请於其君,并高祖干祫之。”自注:“干祫之,不当祫而特祫之也。”
《國語辭典》:大课(大課)  拼音:dà kè
为大陆地区的用词,指上课时集合了不同班级的许多学员或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