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辨雨
普降雨水。辨,通“ 徧 ”。 汉 王充 论衡·明雩:“不崇朝而辨雨天下, 泰山 也。 泰山 雨天下,小山雨国邑。”
分類:降雨雨水
《漢語大詞典》:霶润(霶潤)
雨水滋润。 宋 司马光 《诸庙祈雨文》:“土壤已槁,霶润无继。”
《漢語大詞典》:泻润(瀉潤)
谓雨水倾泻滋润。比喻帝王下施恩泽。初学记卷十引 隋 江总 《为陈六宫谢章》:“岂期日月腾影,风云泻润,遂復位崇九卿,声高六列。” 唐 李商隐 《为京兆公陕州贺南郊赦表》:“天潢泻润,日观扬辉,普天率土,罔不庆幸。”
《漢語大詞典》:防涝(防澇)
防止雨水过多而淹没庄稼。 陈毅 《访密云水库》诗:“抗旱防涝, 潮白 改观。”
《漢語大詞典》:迸溜
雨水倾泻貌。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 清 彭孙贻 《徐塘冰陬叹》诗:“大声忽过迸溜下,五岳摇撼摧晶潮。”
分類:雨水倾泻
《國語辭典》:旱井  拼音:hàn jǐng
1.乾枯、没有水的井。
2.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为积蓄雨水而挖的井。
《漢語大詞典》:神乳
神的乳汁。指雨水。 唐 司空图 《移雨神》:“天以神乳育百穀,必时。”
分類:乳汁雨水
《國語辭典》:雨量  拼音:yǔ liàng
1.大气中的水气在高空中因凝结作用,形成雨水降落地表之量,通称为「雨量」。
2.任何形式降水之量。通常指由雨量器内所量出的量而言。现常以含义较为明确的「降水量」代替「雨量」。
《國語辭典》:地沟(地溝)  拼音:dì gōu
1.地下的水渠,多用来灌溉或排除雨水、污水等。如:「地沟得常清理,否则一遇大雨无法宣泄,巷道就会淹水。」
2.下水道。如:「我不小心把钱包掉到地沟里,幸好没多少钱,不然就损失惨重了。」
《國語辭典》:霉天  拼音:méi tiān
阴历四、五月间雨水极多的季节。
《漢語大詞典》:入液
旧时谓立冬后第十天为入液。液,指雨水。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雨水:“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亦曰药雨。”
《漢語大詞典》:衍涝(衍澇)
谓雨水满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
《漢語大詞典》:沾霔
同“霑霔”。
指雨水的洒落下降。
《國語辭典》:雨季  拼音:yǔ jì
降雨量多的季节。
《漢語大詞典》:洪涝(洪澇)
因雨水过多而大量积在田地里的水。 清 顾圤 《有夏》诗:“淫雨积洪涝,八十有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