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惊服(驚服)  拼音:jīng fú
惊讶佩服。《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见其成事,方乃惊服。」
分類:震惊佩服
《漢語大詞典》:震竦
震惊,惊惧。后汉书·郅寿传:“三辅素闻 寿 在 冀州 ,皆怀震竦。”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其餘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蒞皆震竦。” 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那 王敦 呵……拥兵 石头 ,鸞舆震竦,寝园骚动。”
分類:震惊惊惧
《漢語大詞典》:骇世(駭世)
震惊当世。 唐 刘禹锡 《因论·原力》:“异哉,果以力骇世而闻於上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譬如在 印度 会首陀齐婆罗门创义之时,原为骇世之举动。乃今也拔擢男子之寒畯而全遗女子之秀彦,是於矫俗升平之义,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分類:震惊当世
《國語辭典》:震服  拼音:zhèn fú
畏惧其威望而屈服。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榆中以西,望风震服。」《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
《漢語大詞典》:竦肩
耸肩。表示震惊。竦,通“ 耸 ”。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瞋目大呼,屋瓦为落,闻者竦肩。”
分類:耸肩震惊
《漢語大詞典》:惊悚(驚悚)
亦作“ 惊竦 ”。 惊慌恐惧;震惊。后汉书·羊续传:“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有鲤鱼数十头,飞集堂下,坐者莫不惊悚。”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忽平田间一茆舍,有儿童诵书声,相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村童。叟惊悚离席,改容趋谢。” 明 陆粲 《庚巳编·江东籤》:“先生读首句,惊竦下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承命,四体惊悚。” 郭沫若 《涂家埠》九:“我们到了 涂家埠 ,倒也并不是将近一年前的成绩惊悚了我们……但在那车站上确实有一样东西惊悚了我们。”
《漢語大詞典》:震恸(震慟)
震惊悲痛。 黄中黄 《〈沈荩〉序》:“ 沈藎 之杖死于 宛平 也,余在狱震慟。”
分類:震惊悲痛
《漢語大詞典》:嗟惊(嗟驚)
感叹震惊。 南朝 齐 张融 《与从兄吴郡太守瓌书》:“ 吴郡 何晚,何须王反,闻之嗟惊,乃是阿兄。”
分類:感叹震惊
《漢語大詞典》:嗟骇(嗟駭)
嗟叹震惊。南史·蔡廓传:“朝廷喧然,莫不嗟骇。”
分類:嗟叹震惊
《漢語大詞典》:惊恸(驚慟)
震惊悲痛。 汉 邯郸淳 《曹娥碑》:“万餘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慟国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俘至 济南 ,闻父被俘,惊慟而卒。”
分類:震惊悲痛
《漢語大詞典》:震眩
震惊眩惑。国语·周语下:“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清 薛福成 《书石达开就擒事》:“﹝ 石达开 ﹞善陟奇险,躡幽径,恣其出没,使官军震眩失措,莫之能防。”
分類:震惊眩惑
《漢語大詞典》:惊痛(驚痛)
震惊悲痛。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蔡郝妻妾》:“平旦遣童持合至 蔡 所,曰:‘孺人送点心来。’启之,则二儿首也, 蔡 惊痛如痴。”
分類:震惊悲痛
《國語辭典》:惊张(驚張)  拼音:jīng zhāng
1.惊讶紧张。《西游记》第三九回:「忽见那个水衣皇帝,个个惊张,人人疑说。」
2.惊动声张。《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他只在亲眷人家,不要惊张,致他走了。」
《漢語大詞典》:惭震(慚震)
亦作“慙震”。 羞惭震惊。 南朝 梁简文帝 《上菩提树颂启》:“学谢稽古,思非沉鬱,不足以光扬盛德,髣髴一隅,顾恧芻言,伏纸慙震。”
分類:羞惭震惊
《漢語大詞典》:震摄(震攝)
震惊,慑服。摄,通“ 慑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进 放 爵 西乡侯 , 资 乐阳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威足以震摄彊寇,镇静疆埸。”
分類:震惊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