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3,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带霜
霜色
霜降
霜枝
吴霜
霜中
为霜
霜白
霜空
霜下
拒霜
十霜
霜浓
霜红
霜信
《骈字类编》:带霜(带霜)
唐 李颀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唐 杜牧 闻雁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分类:带霜
《漢語大詞典》:霜色
白色。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道情淡薄閒愁尽,霜色何因入鬢根。” 唐 刘沧 《题书斋》诗:“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分類:霜色白色
《國語辭典》:霜降  拼音:shuāng jiàng
1.下霜。《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不如养威河北,须霜降水落,绝阳刘,深抵郓,以营阳谷,则人人殊死,贼势穷矣。」《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九月霜降祭旗,万岁爷做大将军,我家大老爷做副将军,两人并排在一个毡条上站著磕头。」
2.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国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漢語大詞典》:霜枝
带霜的枝条。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一:“罗城振云幕,锋树鬱霜枝。”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八:“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宋 苏轼 《食甘》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儗儗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分類:带霜枝条
《漢語大詞典》:吴霜
吴 地的霜。亦比喻白发。 唐 李贺 《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鬢,身与塘蒲晚。” 宋 范成大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 鲁 语,鬢边随我是吴霜。” 元 郝经 《江梅行》:“江城画角吹 吴 霜,破月著水天昏黄。”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从此后 吴 霜 楚 月,歷若些山驛水邮。”
分類:白发
《骈字类编》:霜中
唐 陈羽 春园即事 霜中千树橘,月下五湖人。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
《韵府拾遗 东韵》:杜甫诗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
《韵府拾遗 阳韵》:为霜(为霜)
皮日休诗白菊为霜翻带紫
《漢語大詞典》:霜白
犹雪白。 柳青 《狠透铁》:“老监察把他的霜白脑袋伸进乡党委书记屋子的门框。”
分類:雪白
《漢語大詞典》:霜空
秋冬的晴空。 唐 张说 《和朱使欣》之二:“霜空极天静,寒月带江流。” 宋 范成大 《送江朝宗归括苍》诗:“塔灯落 淮水 ,寺楼倚霜空。” 明 张居正 《中秋前再过关侍御得阳字》诗:“霜空征雁送斜阳,凉月纷纷满 建章 。”
分類:秋冬晴空
《骈字类编》:霜下
唐 王建 晚秋病中 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漢語大詞典》:拒霜
花名。木芙蓉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 宋 宋祁 《益都方物略记》:“添色拒霜花,生 彭 、 汉 、 蜀州 ,花常多叶,始开白色,明日稍红,又明日则若桃花然。” 元 白珽 《西湖赋》:“秋容不淡,拒霜已红。”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之五:“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位凄凉。”
《骈字类编》:十霜
唐 贾岛 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骈字类编》:霜浓(霜浓)
唐 沈佺期 塞北二首 其二 冰壮飞狐冷,霜浓候雁哀。
唐 杜甫 水会渡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漢語大詞典》:霜红(霜紅)
(1).经霜后变成红色。 唐 白居易 《答梦得秋日书怀见寄》诗:“树叶霜红日,髭鬚雪白时。”
(2).指经霜后变成的红色。 明 袁宏道 《秋日幻影庵》诗:“芳歇开鶗鴂,霜红上乳柑。”
《漢語大詞典》:霜信
(1).霜期来临的消息。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 河北 人谓之‘霜信’, 杜甫 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胡道静 校证:“白雁非普通之白化个体,而为另一独立雁种,盖今称‘雪雁’者是。” 金 元好问 《药山道中》诗之二:“白雁未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
(2).霜期。 元 萨都剌 《三益堂芙蓉》诗:“只恐 淮 南霜信早,絳纱笼烛夜深看。” 清 厉鹗 《九月十三夜月》诗:“江声喧岁稔,霜信压秋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