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硎(發硎)  拼音:fā xíng
硎,磨刀石。发硎指刀子刚从磨刀石上离开,表示磨利。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漢語大詞典》:出风(出風)
(1).谓露于风中。后汉书·姜肱传:“ 肱 卧於幽闇,以被韜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
(2).亦作“ 出锋 ”。皮衣边上露出皮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有那 沈月卿 只穿了一件玄色縐纱皮袄,没有出锋,看不出甚么统子。”《冷眼观》第二一回:“那个穿羊毛出风马褂的人,越众走到我面前,陡冲着我恭恭敬敬的请了一个安。”《雪岩外传》第八回:“一式都穿的大毛四出风的粉红平金花的袄裤,都不着裙子。”
《国语辞典》:啼声(啼声)  拼音:tí shēng
1.动物的鸣叫声。如:「相传杜鹃鸟的啼声凄绝哀婉。」
2.幼儿的哭声。如:「阵阵婴儿的啼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3.展露出的才华或本领。如:「她啼声初试,就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支持。」
《漢語大詞典》:岸巾
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宋 杨万里 《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於月底梅。” 明 宋濂 《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觴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國語辭典》:出现(出現)  拼音:chū xiàn
1.现出、显现。《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说我们这镇远府里,正月十八日,铁溪里的神道出现。」
2.产生、发现。如:「据说这座山出现过金矿。」
《漢語大詞典》:处囊(處囊)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常以“处囊”比喻一个人的才智得到机会便显露出来。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启》:“是以 临淄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 邯郸 下客,效处囊於 赵 相。”
《漢語大詞典》:锋锷(鋒鍔)
(1).剑锋和刀刃。借指刀剑等武器。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投之危亡之地,纳之锋鍔之间。”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钱鎛》:“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鍔。”
(2).借指物体的尖突部分。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二:“影光倒射处,千厓失锋鍔。”
(3).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气势。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收敛锋鍔以立纲目,昼勤夜思,各就纪序。” 明 唐顺之 《旸谷吴公传》:“公医既精,而仪观磊落,阔达善谈説,颖然见锋鍔。”
《國語辭典》:左袒  拼音:zuǒ tǎn
本为古代丧礼中脱下左袖,露出左臂的礼仪。《仪礼。士丧礼》:「主人出,南面,左袒。」后指帮助、偏护某一方。《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二出:「内阁高弘图、姜日广,左袒逆党,俱已罢职了。」
《國語辭典》:阐幽(闡幽)  拼音:chǎn yōu
阐明隐微的道理。《易经。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國語辭典》:袒裼  拼音:tǎn xí
脱去外衣,露出里衣。《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國語辭典》:泄漏  拼音:xiè lòu
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西游记》第二三回:「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儒林外史》第三○回:「姓名此时还说不得,若泄漏了机关,传的他知道,躲开了,你还是会不著。」也作「泄漏」、「泄露」。
《國語辭典》:泄漏(洩漏)  拼音:xiè lòu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三国演义》第六回:「商议已定,密谕军土勿得泄漏。」《西游记》第一四回:「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在心,再莫泄漏一人知道。」也作「泄漏」、「泄露」。
《國語辭典》:露头(露頭)  拼音:lòu tóu
1.出现。如:「他一在街上露头,就被警方逮捕。」
2.比喻出人头地。如:「十年苦读,终会有露头的一天。」
《國語辭典》:露头(露頭)  拼音:lù tóu
岩石或矿脉出露在地表的部分。也作「露苗」。
《漢語大詞典》:沙涨(沙漲)
谓沙淤积露出水面。 北周 王褒 《和庾司水修渭桥》:“波生从胡舶,沙涨涌新洲。”晋书·郭璞传:“ 璞 以母忧去职,卜葬於 暨阳 ,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 璞 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 唐 张乔 《寄绩溪陈明府》诗:“岸移无旧路,沙涨别成村。” 清 魏源 《湖广水利论》:“下游之湖面江面日狭一日,而上游之沙涨日甚一日,夏涨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
《國語辭典》:吐穗  拼音:tǔ suì
稻、麦、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由卷成筒状的叶子里露出来。唐。白居易〈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诗:「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分類:谷物露出
《國語辭典》:棱角(稜角)  拼音:léng jiǎo
1.物体边缘的接角。唐。韩愈〈南山〉诗:「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也称为「棱子」。
2.比喻人锋芒毕露。如:「他为人内敛严谨,表面不露棱角。」
3.比喻待人处事不圆通、周到。如:「为人要圆融,不要太有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