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集庆路溧阳人,字肃夫,号行素,又号静斋。孔文升子。荐授黄冈书院山长,召为国史编修。元末避兵居鄞之东湖,记所见闻,成《至正直记》。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馀姚人,字静能。号栲栳山人。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沦落不偶。有《栲栳山人集》。
元诗选
安卿,字静能,馀姚人。自号栲栳山人,以所居近栲栳峰也。与李著作季和、危学士太朴相善。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有俯仰今昔之思焉。岑氏昆季多以科名显者,而静能独沦落不偶。其《简王子英诗》云:「平生耕稼心,愧此老病躯。」又云:「老成愧苟得,童稚羞无官。」又《会资敬庵诗》云:「我穷不出门,颇觉天地窄。」何其坎壈抑郁之甚也。兵火之馀,典籍散佚,而今日尚知有静能者。岂非显晦亦各有数邪。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默堂,闽人。住越之天章寺。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彦方,号静斋,保官人。由艺文大监出为福建廉访副使,历迁浙东、淮东廉访副使,升广东廉访使。
杨志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鄂州人,字空静。在元符宫为道士。元初入事世祖,奏事不避时忌,后乞身还山,录三茅山道教,住持乾元观。

人物简介

皇元风雅
儒学教授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一作惠鉴,字仲明,号湛然静者,钱塘徐氏子。住惠山寺,有《双清集》
牟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黄岩人,字仲裴,号九溪。王柏再传弟子。刻志诚正之学,以养母不仕,学者称静正先生。有《九书辩疑》、《河洛图书说》等。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四
禹氏,名淑静,字素靖,吴守正妻,居崇德石门镇。元季,苗獠之乱,亟与夫操舟以遁。苗及之叱淑静止淑静度不免遂抱幼女投水死明日得尸僵立如生藁葬其地守正入越亦死兵间遗孤德昂无依去金华山中为僧后渡钱塘省墓宋学士濂序以送之称其至孝有儒行会修元史德昂入京以母死事告于史氏遂得列传归庐母墓榜曰白云先垄镇人表为贞母阡徐一夔有记胡奎有诗云石门山前箭如雨朝别良人暮为鬼石门山下百尺泉一日身死名千年至今石门山下路烈妇人称禹家墓墓前斜日一僧归即是当年十岁儿又明初德祥法师诗云双树不单伐土中无怨根双鱼得一网水中无怨魂石门水不深不著无义金石门坟不高凛乎三尺刀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奉元人,字士安。幼师萧□,弱冠从同恕受学。博通经史,躬率子弟力农,而学徒满门。其宏度雅量,能容人所不能容。及卒,门人私谥静安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85 【介绍】: 元明间江西九江人,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元末避乱居湖州,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迁吴中,与高启等为诗友。明初,举贤良,不出。洪武四年,徵至京师,廷对称旨,擢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以事谪岭南,中路召还,知不免,投水死。文章精洁有法,尤长于诗,明初与高启、杨基、徐贲比唐初四杰。有《静居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来仪,浔阳人。洪武时官翰林待制,有《静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来仪,以字行,更字附凤,浔阳人。居吴,仕元为安定书院山长。国初徵至,擢太常司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坐累窜岭表,召还,知不免,自投龙江卒。有静居集六卷。
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羽字来仪,浔阳人,徙于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初,徵至京,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徵授太常司丞,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自知不免,投龙江死。有《静居集》六卷。 (《书史会要》:张羽喜临《兰亭帖》。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张来仪不独能诗,兼亦善画。曾临高房山小幅,感而作歌,有云,「我纵有心嗟欲老。」又云:「乾坤浩荡江湖阔,纵我执笔嗟何从?」盖深心于是者。 (《画史会要》:张静居画法米氏父子,笔意最妙。亦喜高房山,曾临其小幅山水,有「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气郁郁如游龙」之句。 《国雅》:张司丞来仪体裁精密,情喻幽深,颇似钱、郎。其《送僧还日本》云:「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咒水归龙钵,翻经避浪船。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字字沈著。至《游山寺》句有:「松老知僧腊,禅空悟佛心。」或讥其剽窃韩翃「僧腊」「禅心」语也。昔子卿有「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有「落月照屋梁,犹疑见颔色」,不以为病,今来仪用「老知」「空悟」虚字转妙。余近《题南林禅院》亦云:「门前流水经行意,湖上青山宴坐心。」寓目得句,偶与此合,岂有意述古耶? 田按:来仪榜所居曰「静者层」,因以名集。高季迪有《静者层记》云:「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层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誇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静者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非静者乎?」季迪此言庶几知退者,而卒与祸会,亦所遭之不幸也。来仪《送季迪赴台》诗云:「天网讵恢恢,康庄遍榛菅。」读之良可悲矣!来仪五古可肩随孟载,七古奔轶绝尘,超孟载而上之,特方之季迪尚非其伦,如纠髯客见太原公子,未堪并驱中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7—1381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国祥,号静鉴居士。洪武初推选为粮长,主粟漕京师,官无负逋,民不劳扰。
刘辰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342—约1419 【介绍】: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伯静。太祖下婺州,署典签,从李文忠驻严州,以亲老辞归。建文中荐擢监察御史,出知镇江府,修筑京口故闸与三斗门,以通漕运。永乐初预修《太祖实录》,迁江西布政司参政,屡与都司、按察使相争,坐免。十四年起刑部左侍郎,致仕归,卒于途。有《国初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