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正甫,号静原。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间先以攻击赵南星等,被魏忠贤矫旨褒纳,旋仍以忤珰罢。崇祯初起故官,以细事称帝意,累迁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然庸碌无能,无所建树。卒谥文恪。有《后乐堂集》、《周易汇解》。
维基
蔡国用(1579年—1640年),字正甫,号静原,江西金溪人,同进士出身。蔡国用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陈时政六事,诋叶向高、赵南星,而荐亓诗教、赵兴邦、邵辅忠、姚宗文等七人,魏忠贤喜,矫旨褒纳。但不久即因事得罪魏忠贤,被罢官。崇祯元年(1628年)后为工部右侍郎。督修都城时,需石甚急,因建议取牙石用之,而受大用。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朝廷要推举阁臣,蔡国用人望轻,并没有获得推荐,而由崇祯帝特旨任礼部尚书,入阁办事。后累加少保,改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卒于官,赠太保,谥文恪。《明史》称蔡国用居位清廉谨慎,但与同列张四知皆庸才,碌碌无所见。

人物简介

简介
金堉(朝鲜语:김육,1580年—1658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实学者。字伯厚,号潜谷、晦静堂,本贯清风,属于西人党。仁祖初状元及第,孝宗时官居领议政,在忠清、全罗两道推广大同法,颇有成效,家族亦联姻王室,明圣王后、孝懿王后均为其后代。死后谥号文贞,有《潜谷遗稿》《潜谷笔谈》等著作传世。金堉一生四次出使中国,其中一次使明,三次使清。他也是朝鲜最后一位出使明朝的使臣(朝天使)。

人物简介

维基
邹嘉生,字元毓,别号静长,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民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由户部郎中知陕西西安府,德泽旁洽,比岁有登。甲子夏雨少愆期,嘉生斋祷甫一日,雨沽足,民感而异之。以举卓异,天启五年二月,由陕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改督学江西。崇祯元年十一月,原任副使邹嘉生起补浙江按察司副使,三年三月改浙江副使邹嘉生为本省提学副使。
陈纯德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1—1644 【介绍】: 明湖广零陵人,字静生,号滋园。为诸生,以学行称。崇祯十三年进士。奏对称旨,立擢御史,巡按山西、疏陈抽练之弊,不用。还督畿辅学政,李自成破京师,被迫入见,还寓自经死。福王追谥恭节。
维基
陈纯德(1581年—1644年),字静生,号淡元,湖广永州府零陵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早年为诸生,久困科场。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式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庚辰科进士,年已六旬。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陈纯德自缢殉国。弘光朝廷追赠太仆寺少卿,谥恭节,祀旌忠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缵曾(1582--1636),字公绪,号九野,别号静生。明无锡人。选之曾孙。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抚河南卒,祀乡贤祠。
维基
张缵曾(1582年—1636年),字公绪,号九野,又号静生,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张选曾孙。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行人,两奉使命,擢南考功主事,帝亲改为御史。一载试职,上章十九。巡视东城,不畏强御,疏纠时相,著直声。授浙江道御史,巡按河南,以劳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7 【介绍】: 明末人。籍贯不详,或云吴人,名孺,字静和。解音律,自以为得羽声,遂以羽为氏。能书,善画兰,故又以素兰自号。嫁后不得意,著《沤子》十六篇以明志。春秋佳日,或跨骑行游,或扁舟自放,游迹遍吴越。天启七年九月为人杀害。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定志,字君静,号石叟,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民籍。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三年四月授桐乡县知县,调繁仁和县,七年本省同考。行取考选,升礼部仪制司主事,崇祯二年升精膳司员外,升祠祭司郎中,三年官至河南提学右参议兼佥事。七年升浙江副使,八年升山东佥事,十年拾遗。补四川佥事,十二年升湖广下江防道参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8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掖县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在明自知县累擢至刑部尚书。崇祯末降李自成。清顺治二年,以荐起用,授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四年,以病致仕。
维基
张忻(1590年—1658年),字静之,号北海,山东省莱州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明朝官员,末任刑部尚书。后仕清。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授河南夏邑知县,崇祯元年(1628年)调任滑县。后授吏部主事、太常寺卿,以忤中贵,贬归故里。后以守莱有功,迁刑部尚书。崇祀乡贤。明亡,被俘于李自成军队,后授张忻为大同防御使,张忻借口有病不受,父子随即离京,归里。清军入关后,顺治二年,以天津总督骆养胜举荐授兵部左侍郎,随后担任右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谁誉,江阴人。万历己未中会试天启壬戌赐进士出身除南户部主事累官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维基
张有誉(17世纪—17世纪),字难誉,号静涵,直隶江阴县人,明朝及南明政治人物。张有誉是万历二十年进士张履正的儿子,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成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为官清廉。崇祯年间曾出任饶州知府、江西督粮副使和四川按察使,任内施行德政。郑三俊举荐五名官员时将他排在首位,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佥都御史、总督仓场,到任时弘光帝已经即位,转为左侍郎。宦官张执中收取白粮超越旧制,打死解户,张有誉就将他的差役囚禁,并上奏朝廷,于是张执中行为收敛。马士英推荐阮大铖任官,使朝臣不满,于是传旨任命张有誉为户部尚书,不久加太子太保衔;当时四镇需要粮饷二十万,他无法拨出,致令他呕血,上书请求辞官,但不获允许。南京被清军攻陷,他逃到武康削发为僧人,法号「大圆」,之后回到故乡,八十一岁时逝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莱芜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荆州、淮安二府推官,入为礼科给事中。倚方从哲势自恣。天启三年坐不谨落职。后得冯铨之助,以中旨起吏科,累擢太常少卿。以无礼于崔呈秀,出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旋被劾罢。崇祯初,名入逆案,赎徒为民。
维基
诗教(1557年—?1633年),字可言,号静初,又号龙峡散人。山东莱芜县李条庄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次年联捷戊戌科进士,初任荆州府推官,又转淮安府推官,任内有清誉,受褒扬,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礼科给事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与赵兴邦合作,弹劾礼部侍郎翁正春营私科举,正春被迫辞官,诗教转任吏科。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其座师方从哲拜相,诗教也在朝中呼应,作为齐党(山东籍士大夫)领袖,在东林党争中与楚党、浙党合称齐楚浙党,齐抗东林党。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山东大旱灾,导致饥荒、饥民蜂拥为盗,诗教要求朝廷发放官银十万两、留下税银十万两,再免去灾区要课的税金二万三千两,共为灾民争取到白银二十二万三千两,活人无数。升为翰林院四夷馆提督,后改太常寺少卿。泰昌元年(1620年),爆发红丸案,方从哲辞退,诗教亦退。天启时,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掌权,提拔冯铨,冯铨成为首辅,起用诗教,作为右佥都御史,后巡抚河南、管理河道等等,御史蔡国用欣赏诗教,加以推荐。天启六年(1626年),抱病归乡,晚年隐居莱芜苍龙峡,筑房舍,自喻“漱石山房”。崇祯年间,诗教被列为阉党逆案,罢为庶人。约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 【介绍】: 明末清初四川井研人,字处静,号菊潭。明崇祯元年进士,官至少詹事。清顺治初降清,授原官,累迁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康熙间改秘书院大学士。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一
胡世安,字菊潭,井研人。明崇祯戍辰进士,官詹事府少詹事。入国朝,官至秘书院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有《秀岩集》。
维基
胡世安(1593年—1663年),字处静、号菊潭、秀岩,四川省资州直隶州井研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初年同进士出身。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累官詹事府少詹事。明亡后仕清,顺治元年,仍授詹事府少詹事、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顺治二年,任国史院学士。顺治四年,任殿试读卷官。顺治五年,任礼部左侍郎。顺治九年,升任礼部尚书。顺治十二年,任太子太保。顺治十四年,任经筵讲官;次年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顺治十六年,任少保,兼太子太保。顺治十七年,任武殿试读卷官。顺治十八年,任秘书院大学士、少师、太子太师;同年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5—1661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静子,别号野鹿居士。明诸生。北游燕齐,南至吴越,结交天下磊落奇人。弘光时,入刘泽清幕府,见其所为,乃不肯受官职。入清,常往来徐淮之间。有《溯园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四
贾开宗,字静子,商丘人。诸生。有《溯园集》。
路文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路文范,字静因,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与子路进两榜同登,授户部主事,榷江西九江钞关。
屈动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嵩县人,字静元。崇祯七年进士。官吏科给事中。疏言通蠲赈、补额欠、疏钱法,为朝士所称。又荐方震孺、方岳贡等。
维基
屈动(?—17世纪),字静玄,河南府嵩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屈动是万历二十二年举人屈大伸的儿子,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到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获授南京户部主事,迁任员外郎,收取北新关关税,革除贪官长单,未到期已供足税而免除其他税项,剩下五千金上奏朝廷,商人和人民都感到喜悦,在仁和仓下为他立祠。之后他升任南京吏科给事中,上陈三项政策:查核军籍,议免租税,疏理钱法,朝廷大臣都认为他直言不讳。神宫监偷盗陵墓木材,他立刻弹劾令官员伏法,朱纯臣奉旨视察陵墓时纵容下属抢掠,他也弹劾使对方遭革除恩荫;同时他又奏请讲学勤政,全都得到崇祯帝温旨嘉许,很快因父母逝世辞官归乡。服丧结束后,屈动得起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于崇祯十三、十四年(1640年-1641年)间检举四十多名官员,推荐方岳贡、陈洪谧、方震孺等人,人们都说他用人得当。他为人沉著坚毅,很少说话展笑,俸禄都拿来接济贫穷的亲友;县内需要义助漕项五千两使民众劳苦,他上疏交付卢世㴶代题才得免。到十五年(1642年)河南饥荒,他发散家中储藏的粮食数千石煮粥赈灾,乡里都依靠他。弘光帝即位,原职起用屈动,和陈献策、钱源、韩接祖共同得召;隆武帝继位后晋官户科都给事中,福京沦陷后归乡,感慨而成疾。有人劝他出仕,他说:「国亡了如何生存!」呕血而死。
徐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吉,字于静、月宾,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内江县(今四川省内江市)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进士,授蒲城县知县。调任渭南县知县,历三年,升任监察御史。天启二年(1622年),候补道。选担任贵州道御史、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天启六年,以巡按御史身份陪同巡抚毛一鹭,在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等,遭到数万民众抗议围攻。崇祯年间,因依附魏忠贤阉党案,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