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46,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6 97 下一页
顾福仁(字 静崖 号 紫珊 )
郭椿寿(字 毓麓 号 静山 )
丁静兰(字 畹芬 )
张梦龙(字 静斋 )
赵烈文(字 惠甫 号 能静居士 )
江珍楹(字 静轩 号 子平 )
释圆参(字 静能 )
冯应寿(字 介眉 号 静山 )
龚镇湘(字 子修 号 省吾、静庵 )
赵元益(字 静涵 )
文明钦(字 静川 )
孔宪教(字 法圣 号 静皆 )
徐致靖(字 子静 )
金文榜(字 静知 号 步瀛 )
其它辞典(续上)
李望洋(字 子观 号 静斋 )顾福仁(字 静崖 号 紫珊 )
郭椿寿(字 毓麓 号 静山 )
丁静兰(字 畹芬 )
张梦龙(字 静斋 )
赵烈文(字 惠甫 号 能静居士 )
江珍楹(字 静轩 号 子平 )
释圆参(字 静能 )
冯应寿(字 介眉 号 静山 )
龚镇湘(字 子修 号 省吾、静庵 )
赵元益(字 静涵 )
文明钦(字 静川 )
孔宪教(字 法圣 号 静皆 )
徐致靖(字 子静 )
金文榜(字 静知 号 步瀛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李望洋(1829~1901)字子观,号静斋,清噶玛兰厅头围堡(今宜兰头城镇)人。幼从祖母郑氏读书,因家道中落而几乎废学。十六岁负笈堂叔家就傅读书,先后师事朱品三与俞昭文,二十岁起设馆训蒙为生。咸丰四年(1854)中秀才,九年(1859)中举人,与杨士芳、李镜如、黄佩卿、陈抟九等请将噶玛兰厅与淡水厅分学,并与杨士芳倡修仰山书院及五夫子祠。同治十年(1871)以大挑一等签分甘肃试用知县(十一年六月到任),历任渭源、河州、狄道州,颇有政声。获左宗棠赏识而不次拔擢,官至知州。光绪十年(1884)闻法军佔领基隆,乞假归兰阳。游宦十三年后有感于宦海浮沉,人心叵测,因此报请开去河州知州实缺,在故乡协助办理善后劝捐、清赋与团练事宜,主讲仰山书院。李氏素与鸾堂关系密切,据闻甘肃任内即有「飞鸾问政」之事,回宜兰后不但倡建「新民堂」,且充当鸾生。这种由士人高度参与鸾堂活动的现象,乃台湾颇为独特的宗教现象〖编者按:参见王见川〈李望洋与新民堂——监论宜兰早期的鸾堂〉,《宜兰文献》十五期。〗。日本治台初期,李氏获聘为宜兰支厅参事,授绅章,且为宜兰参加「扬文会」的代表。 李望洋著《西行吟草》两卷,明治三十四年(1901)出版,由其二子登第、登科与女婿张镜光校订发行,目前流传的版本乃龙文出版社出版的《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以下简称《汇刊》本),并参考陈汉光《台湾诗录》(以下简称《诗录》)、连横《台湾诗乘》(以下简称《诗乘》)、《台湾省通志》(以下简称《通志》)、《宜兰县志》(以下简称《县志》)等文献进行编校。(黄宪作撰)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顾福仁,字静崖,号紫珊,嘉善人。咸丰己未举人。有《养心光室诗稿》。
人物简介
维基
郭椿寿,字毓麓,号静山,山西安邑人。郭椿寿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主讲河东书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癸卯科乡试解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张之万榜二甲第四十一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1854年),文宗命翰林缮录《贞观政要》,椿寿充任总校,纠正数十事上呈,获嘉奖。后署广东雷州府知府,因平反前任所判冤案得罪上级,调任廉州府知府。咸丰七年(1857年),天地会反清农民军李文彩部攻打廉州属地灵山县,郭椿寿坐镇县城督剿。十一月十三日晚,城破,郭椿寿微服缒城出逃,回到府城后,闭门痛哭三日,人称“哭府”。不久受到追究,被撤职。后来得以开复原官,因积劳病卒。光绪《安邑县续志》有传。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十二
字畹芬,武进人,直隶知县承衍女,赵承榖聘室。词综补
畹芬,许字赵承榖,庚申粤匪陷常州,赵氏阖门殉难。女随父任,所随母病,刲股和药以进,殆母卒,静兰忆母痛夫,作绝命词,投缳自尽。同治元年,持旨旌表。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八
张梦龙,字静斋,湘阴人。嘉庆辛未进士学尹女,衡山陈士源室,光绪癸未进士长治知县毓光、同知毓昌、己丑进士翰林院编修漳州知府嘉言母。有《柏心堂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1893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惠甫,号能静居士。三应乡试不第。太平天国起,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五年入曾国藩幕。湘军破天京时,在曾国荃幕府,参与机密。同治间曾为易州知州,兴水利,修仓廪,增书院肄业生,居官五年引疾归。卜居常熟。所撰《能静居士日记》,史料价值极高。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四
江珍楹,字静轩,号子平,德清人。同治丁卯举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顿觉)弟子圆参,字静能,桐城张氏子。赋性刚直,心行稳密。幼岁学书,丁年从军,于干戈扰攘中勘破浮生,放下毒具,归心佛门。初投临安涌莲庵悟胜出家。同治六年于祇园寺受戒,遂得法于智海。闻百丈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深信念佛法门,朝夕不倦,有问者曰:“念佛是谁?”圆参应声答之曰:“觌面呈君君不见,错过蓬莱路八千。”监持院事十有馀载,不惮尘劳,多方叩募,故东目中兴,殿栋炜煌。虽曰顿觉创始,实成于圆参为多。后十馀年,又得慈寿为之继述,乃臻完备。
人物简介
维基
冯应寿(1839年—?),字介眉、号静山,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人,进士出身。廪生出身。同治六年,登副榜优贡。同治九年,乡试中举。同治十三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光绪二年,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任国史馆协修。光绪九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次年,任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光绪十二年,任礼科给事中。后改任吏科给事中、江苏分巡盐法江宁道。
人物简介
维基
龚镇湘(1839年—1921年),派名运震,字子修,号省吾,又号静庵。湖南人。清朝官员。龚镇湘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九月二十一日寅时,行一,为邑增生。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孝廉,同治七年(1868年)联捷戊辰科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充本衙门撰文、国史馆校对、方略馆校对兼办中书科诰敕事务。光绪二年(1876年)任丙子科顺天府乡试同考官。截取记名同知,拣选宗人府主事,充则例馆纂修、玉牒馆纂修、会典馆纂修。光绪六年(1880年),任庚辰科会试同考官。八年(1882年),任壬午科山西乡试副考官。国史馆协修。调礼部祠祭司主事,升仪制司员外郎,转升祠祭司郎中,分发安徽省候补知府,署理太平知府,特授庐州知府,调补安庆知府,升用道员,钦加二品衔,诰授奉直大夫,晋授中宪大夫,晋授通奉大夫。民国十年(1921年)辛酉十月初七日午时卒。寿八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0—1902 【介绍】: 清江苏新阳人,字静涵。光绪间举人。精医术,名噪一时。同治初在上海入翻译馆,译述西方格致医学等书九种。光绪间以医官从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又译述外国地志等书。有《高斋丛刻》。
人物简介
维基
文明钦(1841年—1916年),字静川,贵州省贵阳府贵筑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三甲四十三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分发广西知县。先后知灵川、藤县,调山西潞城、广灵、右玉等县。辛亥革命后迁往北京居住。民国五年(1916年)卒。有孙女文洁若,著名翻译家。
人物简介
维基
孔宪教(1844年—1913年),字法圣、号静皆,湖南长沙府长沙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山东曲阜,进士出身。光绪十一年,乡试中举;光绪十二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以知县即用,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授福建延平府顺昌县知县。光绪二十四年,在籍候选道,任湖南孝廉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七年,以分省补用道。宣统二年,降五级调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4—1918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子静。光绪二年进士。授编修。胶州湾事件后上疏请明定国是以变法图强。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百日维新间擢礼部侍郎。政变后夺职监禁。二十六年出狱,赴杭定居,别字仅叟。维基
徐致靖(1844年—1918年),字子静,号仅叟,清末高官,维新派人士。江苏宜兴人,寄籍宛平。徐致靖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徐家杰之子。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1898年),官拜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戊戌四月二十日(1898年6月8日),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正式启动。变法开始后,上《密保人才摺》,向光绪帝保荐康有为、谭嗣同、张元济、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在变法中多次上书,主张废八股,开书局,裁冗官,上摺保举袁世凯等。变法失败后,在上斜街寓所被捕。徐家认为他必死无疑,备好棺材。后经李鸿章(与徐父为同年故交)疏通,荣禄力保,被判绞监候(死缓)。庚子事变,慈禧太后西逃。八国联军入京,刑部大牢无人职守,请徐致靖回家。慈禧回京后,下诏赦免。后归隐杭州姚园寺巷直至病逝。他被称为“六君子”之外的七君子,参与变法最早最深,逃生后曾劝康有为不要参加复辟。著有《上虞县志》、《奏议》、《仅叟诗文》若干卷,《论语解》(未完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静知,号步瀛。廪生。以孝闻。生平恶鸦片,曾著《禁烟论》一卷。光绪元年举孝廉方正,以教职用。有《忧患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