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46,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7 下一页
许珏(字 静山 号 复庵 )
吴永安(字 静堂 )
苏守庆(字 裔若、景夫 号 静甫 )
江云龙(字 润生 号 静斋 )
刘世安(字 文思 号 静皆 )
丁惟禔(字 亦康、伯平 号 静簃 )
竺麟祥(字 静符 号 浔赋 )
俞陛云(字 阶青 号 斐盦、乐静、乐静居士、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 )
谢尊五(名 五美 字 梦春 号 静轩老人 )
许业笏(字 子晋 号 止静 )
王国维(字 静安、伯隅、静庵 号 观堂 名 国桢 )
潘静淑( 树春、其居、日倩 号 倩庵 )
伍祟学(字 静虑 号 仲文 )
徐则(字 静庵 )
其它辞典(续上)
乔保安(字 翼廷 号 静之 )许珏(字 静山 号 复庵 )
吴永安(字 静堂 )
苏守庆(字 裔若、景夫 号 静甫 )
江云龙(字 润生 号 静斋 )
刘世安(字 文思 号 静皆 )
丁惟禔(字 亦康、伯平 号 静簃 )
竺麟祥(字 静符 号 浔赋 )
俞陛云(字 阶青 号 斐盦、乐静、乐静居士、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 )
谢尊五(名 五美 字 梦春 号 静轩老人 )
许业笏(字 子晋 号 止静 )
王国维(字 静安、伯隅、静庵 号 观堂 名 国桢 )
潘静淑( 树春、其居、日倩 号 倩庵 )
伍祟学(字 静虑 号 仲文 )
徐则(字 静庵 )
人物简介
维基
乔保安(1846年—?),字翼廷,号静之,盛京汉军镶黄旗人,同进士出身。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56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四
许珏,字静山,晚号复庵,无锡人。光绪壬午举人,历官出使义国大臣。有《复庵先生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93 【介绍】: 字静堂,清云南广西州(今云南泸西金马镇清水沟村)人。岑毓英部将,称骁勇,以功累擢提督。治云南边防,法越之战,永安多有功。和议成,署昭通镇。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苏守庆(1859-?)字裔若,一字景夫,号静甫,交河金马居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内阁中书,官宗人府主事,著有《苏中翰遗诗》。维基
苏守庆,直隶省河间府交河县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4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江云龙,字润生,号静斋,合肥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江苏候补知府。有《师二明斋遗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世安(1852年—?),字文思,号静皆,广州驻防汉军镶黄旗人。清朝翰林。父刘绍基,为广州驻防八旗将领,官至将军。刘世安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任陕西乡试主考官。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督甘肃学政。
人物简介
维基
丁惟禔(1863年1月9日—1895年8月14日),字亦康,一字伯平,号静簃,山东日照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乙酉科拔贡生,朝考二等,试用知县,改选邱县教谕。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戊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次年连捷己丑科二甲第五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癸巳恩科陕西乡试正考官,诰授奉政大夫。
人物简介
维基
竺麟祥(1864年—1925年),字静符,号浔赋,奉化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尝任奉化凤麓学堂总教习,是蒋介石的老师。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二百二十四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二名,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后进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第五科。1925年去世。著有《毓秀草堂诗钞》。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俞陛云(1868-1950) 字阶青。浙江德清人。俞樾孙。光绪二十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静词》、《诗境浅说》、《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人物简介
1868.3.17-1950.10.12,字阶青,别号斐盦、乐静、乐静居士,晚号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室名乐静堂、绚华室。浙江德清人,光绪十年(1884年)应县试考取秀才第一名。1885年9月赴浙江应乡试,俞陛云中举人第二名,称亚元。1894年彭夫人病故。1895年11月俞陛云的祖父为他续娶杭州名门之女许之仙为妻(即俞平伯之生母,也通诗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中进士后参加殿试,与夏同龢、夏寿田同登戊戌科进士前三名,俞陛云以一甲三名赐探花及第,授编修。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钦命出任四川副主考。翌年由江苏巡府以俞陛云长经史,不独以科贸见长,保举应经济特科复试,名列一等。1912年(民国元年)任浙江省图书馆监督(馆长)。1914年被聘为清史馆协修,编修清史,不久由此移居北京,与爱新觉罗·溥仪私交甚厚。1932年3月,接溥仪邀佐政伪满洲国书,撕信逐使,终生不与往来。1937年芦构桥事变后,他不愿出任敌伪工作,居京郊寓所,以卖字谋生,闭门以书、画自娱,保持民族气节。1950年10月12日卒于北京。俞陛云是清末闻名中外的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尊五(1872~1954),又名五美〖编者按:《台湾总督府文官职员录》登录为「谢五美」。〗,字梦春,号静轩老人,笔名安东梦春。台北大稻埕(今台北市)人,光绪年间生员。祖先出身将门〖其〈感作〉诗云:「戎戟传家难遂愿(予先代将门出身故及)」。〗,居台北下奎府町(今台北市长安东路)。明治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间(1901~1904)任大稻埕公学校教师,〖参考《台湾总督府文官职员录》;《台湾日日新报》,「岛政」栏,公学近状,1901年3月12日,第三版;《台湾日日新报》,「杂事」栏,增补教员,1903年2月25日,第四版。〗为「瀛社」社员。大正十四年(1925)曾游燕京,昭和二年(1927)汐止「滩音吟社」成立,任该社西宾,达九年,课以诗古文辞。昭和九年(1934)与林清敦、李声元创芦洲「鹭洲吟社」,并于昭和十五年(1940)担任社长。昭和十年(1935)四月应郑水龙之邀,担任淡水清水街「沪江吟社」顾问,此外,与「大同吟社」、「种竹斋」等诗社亦多有往来。战后执教于成功中学,民国四十二年(1953)应「瀛社」社长魏清德之聘,担任该社顾问。谢氏过世后,门人郑水龙(云从)于民国四十三年编辑出版其生平诗集,题曰《梦春吟草》,民国九十年(2001)龙文出版社据此版本排印影印,诗集前有曹升谨、赖子清序文。今谢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教育》、《诗报》、《瀛海诗集》、《崇圣道德报》及《梦春吟草》等辑录编校。(余美玲撰)
人物简介
维基
许业笏(1876年—1938年),字子晋,号止静,江西省彭泽县人,晚清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266名;殿试登进士二甲114名,后改庶吉士,送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归国隐居故乡,潜心研究佛学经典。1938年侵华日军攻陷彭泽,他带全家避难于庐山黄龙寺,悲愤成疾,瞑坐而逝。著有《廿四史盛名篇》《观音感应颂》等。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因病归国,执教于南通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1916年,赴上海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證、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并称“五星聚奎”。1927年6月,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遗书中有“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之语。陈寅恪称其“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静安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著有《观堂集林》、《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人间词》、《殷周制度论》等。词学图录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一作静庵,一字伯隅,号观堂,初名国桢。浙江海宁人。清诸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病归。授学部总务司行走。入民国,受聘为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一度为清废帝溥仪召为南书房行走。民国十六年(1927)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为近代学术大家,考证上古史最见功力。早年治美学、戏曲学,亦有成就。论词倡"境界说",影响深远。诗不多作,词尤工,往复幽咽。有《观堂集林》、《静安文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词集名《苕华词》,又名《人间词》、《观堂长短句》。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潘静淑(1892-1939) 名树春。苏州人。吴湖帆夫人。出身簪缨世家,曾祖潘世恩,祖父潘曾莹,伯父潘祖荫,静淑为潘祖年的次女,1915年适吴大澄孙湖帆,诗画相得,有"管赵"之誉。1922年静淑三十初度,其父以宋刻《梅花喜神谱》相赠,遂以"梅景书屋"名其居。1939年6月29日突患腹疾,三日而殁,吴湖帆"几不欲生,遂更名日倩,号倩庵,取奉倩伤神之意。"(倩即奉倩,三国魏荀粲字,荀妻逝,每不哭而伤神,岁余亦死)。人物简介
潘静淑,1892-1939.6.29,名树春,吴门大画家吴湖帆夫人,苏州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伍祟学,字静虑,号仲文,江苏江宁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徐则,字静庵,江苏金坛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任金坛县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