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面情  拼音:miàn qíng
情分、情面。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楔子》:「我独自去与你梢一官来,才显我的面情,我也是个有行止的人。」《董西厢》卷六:「咱弟兄面情非薄,子除了我耳朵儿爱的道。」
《國語辭典》:没趣(沒趣)  拼音:méi qù
1.没有面子、难堪。《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晓得是儿子知风,老大没趣。呆呆坐著,等他天亮开门,咬牙切齿的恨气,却无说处。」《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几句话把一个董趋时说得满面羞惭,没趣去了。」
2.没有趣味。如:「这部电影真是没趣。」
《漢語大詞典》:理色
(1).道理、颜色。犹言道义和面子。《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李善 注:“理,道理;色,颜色也。”
(2).肌肤的颜色。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燥溼沧热之异而理色变,牝牡接构之异而颅骨变。”
《漢語大詞典》:嘴面
面子,门面。 杨朔 《百花山》一:“﹝ 梁振江 ﹞平时少开口,开班务会也默不作声,不得已才讲上几句,讲的总是嘴面上的好听话。”
分類:面子门面
《漢語大詞典》:无脸(無臉)
没有面子。犹言没有身分,没有地位。红楼梦第十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鈐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漢語大詞典》:颏颊(頦頰)
犹情面,面子。 明 王稚登 《答范尧卿司马书》:“不虞公之臆间亦有 王生 也,将无 田叔 辈頦颊邪?” 明 王稚登 《与侍御朝肃书》:“门下推轂不肖者,皆 姜君 頦颊之餘也。”
分類:情面面子
《國語辭典》:老脸(老臉)  拼音:lǎo liǎn
1.老人的脸。《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羞得他那张老脸,紫里透红,红里透紫。」
2.长者的情面。《红楼梦》第四五回:「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
3.厚著脸皮,不顾颜面。《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长须人倒挣得好副老脸,但凭众人笑话,他却面不转色。」也作「老脸皮」。
4.古典戏曲中扮演花脸角色的别称。
《國語辭典》:老脸皮(老臉皮)  拼音:lǎo liǎn pí
厚脸皮,不顾颜面。如:「迫于生活所需,他只好使出老脸皮,到处借贷。」
分類:厚脸皮
《漢語大詞典》:壮脸(壯臉)
谓面子大。
分類:面子
《国语辞典》:没颜色(没颜色)  拼音:méi yán sè
没面子、没脸面。《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这些时见了那首感怀诗,老大的好没颜色。」
分类:没面面子
《漢語大詞典》:面薄
(1).面皮嫩薄。红楼梦第三十回:“再留神细看,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纤,裊裊婷婷,大有 黛玉 之态。”
(2).谓面子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云栖:“吾等面薄,不能劝饮。”
分類:面皮面子
《國語辭典》:脸子(臉子)  拼音:liǎn zi
1.容貌。多指女子貌美而言,含轻佻意味。《说郛。卷二四下。中吴纪闻。与妓下火文》:「昔日绣阁迎仙客,今日桃源忆故人,休记丑奴儿脸子,便须抖擞好精神。」
2.不悦的脸色。《红楼梦》第三一回:「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
《国语辞典》:脸上无光(脸上无光)  拼音:liǎn shàng wú guāng
比喻没面子。《济公传》第四五回:「吓的李文芳战战兢兢,自己觉著脸上无光,心中惭愧,无话可答,求老父台开恩。」
分类:没面面子
《国语辞典》:没情没趣(没情没趣)  拼音:méi qíng méi qù
没面子、很难堪。《儒林外史》第二七回:「沈大脚走出堂屋里,又被鲍老太指著脸骂了一顿。沈大脚没情没趣,只得讨些水洗了脸,悄悄的出了门,回去了。」
《国语辞典》:脸上过不去(脸上过不去)  拼音:liǎn shàng guò bù qù
比喻没面子。《红楼梦》第七一回:「我原为你脸上过不去,所以等你开发,不过是个礼。」《花月痕》第四○回:「只秋痕脸上过不去,须唤紫沧走一遭,给秋痕说明;再嘱琴妹妹,伴他进来。」
分类:没面面子
《国语辞典》:拉不下脸来(拉不下脸来)  拼音:lā bù xià liǎn lai
顾及面子而不能或不好意思说或做。如:「他拉不下脸来道歉。」《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我瞧著他,也不是拧,也不是这些个那些个的,共总呵,哥还是脸皮儿薄,拉不下脸来磕这个头。还是我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