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面孔  拼音:miàn kǒng
容貌、面目。《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跟著一个汉子,酒糟的一副面孔,一顶破毡帽,坎齐眉毛,挑过一担行李来,也送到中舱里。」
《国语辞典》:生面孔  拼音:shēng miàn kǒng
面孔生疏,表示陌生、不熟识的人。如:「今晚有位生面孔的老先生来拜访父亲。」
《高级汉语词典》:伛兜面孔
指面孔凹凸不平
《国语辞典》:晚娘面孔  拼音:wǎn niáng miàn kǒng
晚娘,继母。一般认为晚娘不会用好脸色对待非亲生子女,所以用「晚娘面孔」比喻冷淡、苛刻的脸色。如:「从事服务业最基本的就是要展现和蔼亲切的笑容,切忌摆出晚娘面孔。」
《国语辞典》:老面孔  拼音:lǎo miàn kǒng
1.俗称常见的熟人。如:「来这家餐厅捧场的都是些老面孔。」
2.大陆地区指样貌多年未变的事物。
《漢語大詞典》:熟面孔
熟识的脸。常指熟人。 茅盾 《子夜》十六:“他们三人,也是老朋友,人情要卖给熟面孔,我是有这意思。” 李国文 《月食》:“他上楼,到他原来的编辑室,没有叫他扑空,果然发现几张熟面孔。”
分類:熟识熟人
《漢語大詞典》:冷面孔
冷脸子。 巴金 《沉落集·化雪的日子》:“他常常无缘无故地做冷面孔给我看。”
分類:冷脸子
《國語辭典》:面目  拼音:miàn mù
1.容貌、相貌。《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谁知除了眼镜,两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
2.面子、体面。《国语。吴语》:「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昨日感卿包容,不然小生面目难施了。」
《漢語大詞典》:面颜(面顔)
相貌;面孔。 宋 苏轼 《上王兵部书》:“士之贤不肖,见於面颜而发泄於辞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儘标緻。” 巴金 《忆鲁迅先生》:“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
《国语辞典》:脸儿(脸儿)  拼音:liǎn ér
1.面孔。如:「她的脸儿红扑扑的像蘋果。」
2.物体前面的部分。如:「书脸儿」。
分类:面孔
《漢語大詞典》:兽面(獸面)
(1).兽形的面具。《隋书·柳彧传》:“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2).指野兽头面的图像。宋书·魏胜传:“ 胜 尝自创如意战车数百两,砲车数十两,车上为兽面木牌……可蔽数十人。”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三:“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3).指如野兽的面孔。
《國語辭典》:面庞(面龐)  拼音:miàn páng
面貌、面孔。《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身穿白纱直裰,脚下凉鞋,黄瘦面庞,清清疏疏,三绺白须。」《红楼梦》第六五回:「一个是我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
《國語辭典》:脸面(臉面)  拼音:liǎn mian
颜面、情面。《儒林外史》第五○回:「姻弟席上被官府锁了客去,这个脸面却也不甚好看!」《红楼梦》第四回:「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著情分脸面,所以如此。」
《國語辭典》:掩面  拼音:yǎn miàn
遮住脸孔。《三国演义》第四回:「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红楼梦》第三回:「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國語辭典》:两面(兩面)  拼音:liǎng miàn
1.事物的正面和反面。如:「一体两面」、「这次讨论会的正负两面意见,我们都要参考。」
2.两边。如:「两面不讨好」。唐。王建〈新修道居〉诗:「两面有山色,六时闻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