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污面(汙面)
谓面部污黑。《韩诗外传》卷九:“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 许维遹 校释引 郝懿行 曰:“污面者,黑也。”
分類:面部污黑
《國語辭典》:左右翼  拼音:zuǒ yòu yì
1.军队中的左右两部队合称为「左右翼」。《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2.政党中的左右派。也称为「左右翼」。
《國語辭典》:揭白  拼音:jiē bái
旧时人死之后,请画师掀开覆盖在死者面上的白布,为之画像,称为「揭白」。《金瓶梅》第六三回:「只见来保请的画师韩先生来到,西门庆与他行毕礼,说道:『烦先生揭白传个神子儿。』」
《漢語大詞典》:潮面
(某种气色)涌上面部。 元 王从叔 《秋蕊香》词:“薄薄罗衣乍暖,红入酒痕潮面。”
《國語辭典》:下停  拼音:xià tíng
术数用语。相术上指鼻子以下至地阁的部位。《金瓶梅》第九六回:「你上停短兮下停长,主多成多败,钱财使尽又还来。」
《漢語大詞典》:上停
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发际到印堂为上停;身体以头为上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此外,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上停之说,上停犹言上部。
《漢語大詞典》:檀的
古代妇女用红色点于面部的装饰。亦借指美貌女子。 唐 杜牧 《寄澧州张舍人笛》诗:“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 宋 徐铉 《梦游》诗之一:“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
《漢語大詞典》:面体(面體)
面部和四肢。泛指全身。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诸注候》:“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喜噦酸,面体浮肿,往来不时。”
《漢語大詞典》:颐气(頤氣)
谓下巴的动向和面部的表情。犹意旨。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厨娘:“及期,厨孃至,从者以百十计。己则珠围翠绕,高座指挥。诸人奔走刀砧,悉仰颐气。”
《漢語大詞典》:灶台(竈臺)
灶上放东西的平面部分。亦泛指灶。又称锅台。《中国歌谣选·鬼子最怕子弟兵》:“鬼子最怕子弟兵,遍地大摆地雷阵,‘西瓜’‘白菜’开红花,门槛灶台也翻腾。”
《漢語大詞典》:刺涅
在面部刺字涂墨,以为标记。宋史·兵志七:“窃闻道路汹汹相怖,云诸军捉人刺涅以补闕额,率数人驱一壮夫,且曳且殴,百姓叫呼,或啮指求免。”
《漢語大詞典》:颞颥(顳顬)
(1).头部的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
(2).口腔动时面部肌筋牵动状。
(3).针灸穴位脑空的别称。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八穴:“脑空,一名顳顬,在承灵后一寸五分,侠玉枕骨下陷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
《國語辭典》:脸谱(臉譜)  拼音:liǎn pǔ
国剧净、丑角色脸上所画的各种条纹和图案。各种人物大都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特徵,显示剧中人的忠、奸、善、恶。
《漢語大詞典》:板平
(1).谓抹平,弄平。 闻一多 《志愿》诗:“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2).形容面部表情严肃而没有变化。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代表主任对这个大庄稼院的家长拿出粮食来帮助困难户,抱着很大希望。但是 郭世富 脸色板平。”
《漢語大詞典》:颜题(顔題)
指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后汉书·舆服志下:“古者有冠无幘,其戴也,加首有頍,所以安物…… 秦 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絳袙,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
分類:头巾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