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直拳  拼音:zhí quán
先屈臂,然后快速直伸,以正拳攻击对方正面部位的出拳方式。
《国语辞典》:平躺  拼音:píng tǎng
面部朝上躺卧。如:「午餐后,工人们总喜欢平躺在树荫下小睡片刻。」
《漢語大詞典》:怪脸(怪臉)
故意做出来的滑稽的或不以为然的面部表情。 巴金 《将军集·一件小事》:“那个女人不说什么只做了一个怪脸就走了。” 丁玲 《韦护》第二章:“她一听 珊珊 说到这里,便忍不住要皱眉,不过一当 珊珊 看见她怪脸后,她便觉得很对不起她。”
《國語辭典》:粉刺  拼音:fěn cì
外观无明显发炎或脓疱,而以毛囊的角质化所表现的痤疮病灶。参见「痤疮」、「青春痘」条。
《國語辭典》:冰脸(冰臉)  拼音:bīng liǎn
形容人的脸色严肃、冷淡或不友善。如:「他下午一直摆著一张冰脸,可见他对早上的事情还很不高兴。」
《國語辭典》:面没罗(面沒羅)  拼音:miàn mò luó
发呆,面容木然,没有表情的样子。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莫不是郊外去逢著甚邪祟,又不疯又不呆痴,面没罗呆答孩死堆灰。」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我与你打闹处先赸过,拿笠儿忙盖合,心惊的我面没罗。」也作「面磨罗」、「面波罗」、「面魔罗」。
《漢語大詞典》:面涅
面部创伤的瘢痕。宋史·狄青传:“ 青 奋行伍,十餘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
《漢語大詞典》:面创(面創)
疾病名。面部痈疽的总称。晋书·谢石传:“ 石 少患面创,疗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来舐其疮,随舐随差,舐处甚白,故世呼为 谢白面 。”
《國語辭典》:粒雪  拼音:lì xuě
介于雪花和冰体间的雪颗粒。因积压加重,密度增大,使雪花压实,局部融化,再逐渐结晶便形成粒雪。
《漢語大詞典》:疻面
殴伤面部。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成式:“ 光风亭 夜宴,妓有醉殴者。 温飞卿 曰:‘若状此便可以疻面对捽胡。’ 成式 乃曰:‘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分類:面部
《國語辭典》:锅台(鍋臺)  拼音:guō tái
旧时炉灶的上面是一大圆锅,锅子四周可放置东西的平面部分,称为「锅台」。
《國語辭典》:大襟  拼音:dà jīn
衣服边缘盘纽扣的地方。也作「大衿」。
《漢語大詞典》:貌禅(貌禪)
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禅。形容入神的样子。 唐 孟郊 《听琴》诗:“定步履齿深,貌禪目冥冥。”
《漢語大詞典》:脸相(臉相)
相貌;面部的表情。 叶圣陶 《病夫》:“他们不觉得自身以外还有别人在那里,理智的脸相,轻轻的动作,造成一种充塞全室的沉寂气象。”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 李振江 走后, 韩老六 嘴角留着笑容走进来。一见 田万顺 ,就收起笑容,露出一副厉害的脸相。”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老汉说着,显出痛苦的脸相。”
《國語辭典》:炉台(爐臺)  拼音:lú tái
炉灶上可放置器物的平台。如:「请把这些瓶瓶罐罐的调味料搁在炉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