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面
【佛学大辞典】
(杂语)场所之一部也。法华经序品曰:「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一面器
【佛学大辞典】
(仪式)饰于护摩坛四方之六器。曰四面器。止在正面之一方者。谓之一面器。
九面观音
【佛学大辞典】
(图像)有九个头面之观世音菩萨像也。大佛顶首楞严经说观音之圆通,而现众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中略)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云。
十一面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又】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
十一面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颜面之观音也。依三部经轨,其影像有三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瞋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著光,其十一面各戴华冠,其华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华,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二玄奘译之十一面经曰:「若欲造立此神咒者,应当先以坚好无际白栴檀香刻作观自在菩萨像,长一磔手半,左手执红莲华军持,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其像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慈悲相,左边三面作瞋怒相,右边三面作白牙上出相,当后生一面作暴恶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像诸头冠中皆作佛身。」三不空译之十一面经曰:「若欲成就者,以坚好无隙白檀香,彫观自在菩萨身,长一尺三寸,作十头四臂。右边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无畏;左第一手持莲华,第二手执军持。其十一面,当前三面作寂静相,左三面威怒相,右三面利牙上出相,后有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作如来相,头冠中各有化佛。」右三经中,崛多玄奘之二译为二臂,不空所翻为四臂也。案左面之瞋相表金刚部,当前之菩萨面表宝部,右面似菩萨面而出利牙者,表莲华部(其利牙表弥陀之六自在勇猛),后面暴恶大笑之相,表羯磨部,头上之佛面,表佛部,其左中右之三面,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数珠表金刚部(其圆者为菩萨之圆明也),军持表宝部,莲华表莲华部,施无畏手表羯磨部。完具此四部者,即佛部也。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中之第八尊,以字为种子,以贤瓶为三昧耶形,金刚号为变异金刚也。见胎曼大钞五。梵Eka%das/amukha。
十一面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十一面神咒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
十一面观自在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众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璎珞铃铎缯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复有无量之诸供养具,遍满楼中。于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台,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为贤瓶,贤瓶变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具足十一面。左手执红莲华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之印。莲华部之眷属围绕之。见百二十尊法观音部。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宇文周耶舍崛多译。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
十一面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十二面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志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通载九曰:「梁武令僧繇写志公像,公以指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观音无正面,注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庆,遂舍宅归焉,即今寺也。见宋高僧传。」临济录曰:「问十二面观音阿那面正。」
三面大黑
【佛学大辞典】
(神名)东密指为忿怒身摩诃迦罗天。台密指为大黑天毗沙门天与辨才天三尊合一体。
大青面金刚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夜叉王之一。(参见:青面金刚)
六面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降阎魔尊与大威德明王,谓之六足尊。又曰六面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