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0,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玄成
一曲杜韦娘
玉箫韦皋
仲将
词典
韦编
韦布
韦曲
韦杜
脂韦
韦平
韦弦
布韦
佩韦
韦带
韦娘
典故
相关人物
韦玄成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附《韦贤成传》
「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

例句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严维 送李秘书往儋州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玄成负文彩,世业岂沉沦。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二首之二

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 耿湋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典故
一曲杜韦娘

相关人物
杜韦娘


《本事诗·情感》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李绅〉~38~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绅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座上赋诗曰:「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閒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典故
玉箫韦皋

相关人物
韦皋


《云溪友议》卷中〈玉箫化〉
西川韦相公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已习二经,虽兄呼于韦,恭事之礼,如父叔也。荆宝有小青衣曰玉箫,年才十岁,常令祗候,侍于韦兄,玉箫亦勤于应奉。后二载,姜使君入关求官,而家累不行。韦乃易居,止头陁寺,荆宝亦时遣玉箫往彼应奉。玉箫年稍长大,因而有情。时廉使陈常侍得韦君季父书云:「侄皋久客贵州,切望发遣归觐。」廉察启缄,遗以舟楫服用。仍恐淹留,请不相见。泊舟江渚,俾篙工促行。昏暝拭泪,乃书以别荆宝。宝顷刻与玉箫俱来,既悲且喜。宝命青衣从往,韦以违觐日久,不敢俱行,乃固辞之。遂为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环一枚,并诗一首。五年既不至,玉箫乃静祷于鹦鹉洲。又逾二年,暨八年春。玉箫叹曰:「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耳!」遂绝食而殒。姜氏悯其节操,以玉环著于中指,而同殡焉。后韦公镇蜀,到府三日,询鞫狱情,涤其冤滥轻重之系,近三百馀人。其中一辈,五器所拘,偷视厅事,私语云:「仆射是当时韦兄也。」乃厉声曰:「仆射仆射,忆得姜家荆宝否?」韦公曰:「深忆之。」「即某是也。」公曰:「犯何罪而重羁缧?」答曰:「某辞违之后,寻以明经及第,再选清城县令。家人误爇廨舍库牌印等。」韦曰:「家人之犯,固非己尤。」便与雪冤,仍归墨绶,乃奏眉州牧。敕下,未令赴任,遣人监守,朱绂其荣,留连宾幕。属大军之后,草创事繁,经蓂荚数凋,方谓:「玉箫何在?」姜牧曰:「仆射维舟之夕,与伊留约,七载是期。逾时不至,乃绝食而殒。」因吟留赠玉环诗云:「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难解赠佳人。长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韦公闻之,益增悽叹,广修经像,以报夙心。且想念之怀,无由再会。时有祖山人者,有少翁之术,能令逝者相亲。但令府公斋戒七日。清夜,玉箫乃至,谢曰:「承仆射写经,僧佛之力,旬日便当托生。却后十二年,再为侍妾,以谢鸿恩。」临袂微笑曰:「丈夫薄情,令人死生隔矣!」后韦公陇右之功,终德宗之代,理蜀不替。是故年深,累迁中书令同平章事。天下向附,泸棘归心。因作生日,节镇所贺,皆贡珍奇。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号。观之,乃真姜氏之玉箫也,而中指有肉环隐出,不异留别之玉环也。京兆公曰:「吾乃知存殁之分,一往一来;玉箫之言,斯可验矣!」
典故
仲将

相关人物
韦诞(字仲将)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劭传》
「光禄大夫京兆韦诞。」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文章?录》曰:「诞字仲将,太仆端之子。有文才,善属辞章。……初,邯郸淳、卫卫觊及诞并善书,有名。觊孙恒撰四体书势。……其序篆书曰:『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少异于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太和中,诞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魏氏宝器铭题皆诞书云。……』其序草书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杜氏结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韦仲将谓之草圣。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姜孟颍、梁孔达、田彦和及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于世。』」

例句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 顾况 萧郸草书歌

《國語辭典》:韦编(韋編)  拼音:wéi biān
韦,熟皮。旧时或用韦绳编联简册,因此「韦编」可以作为书籍的代称。《晋书。卷七五。列传。韩伯》:「协宣尼之远契,玩道韦编。」元。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其四:「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國語辭典》:韦编三绝(韋編三絕)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韦,熟皮。旧时或用以编联简册。「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典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也作「三绝韦编」。
《國語辭典》:韦布(韋布)  拼音:wéi bù
韦带布衣,指粗陋的衣服。汉。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釐分寸。」
《漢語大詞典》:韦曲(韋曲)
(1).地名。 唐 代位于 长安 城南郊,因 韦 氏世居于此得名。即今 陕西省 长安县 。其地北有 凤栖原 ,南有 潏水 、 神禾原 ,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为 唐 时游览胜地。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 韦曲 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仇兆鳌 注:“《杜臆》: 韦曲 ,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於此,乃行乐之胜地…… 钱 笺:雍録《吕图》, 韦曲 ,在 明德门 外, 韦后 家在此,盖 皇子陂 之西也。”
(2).借指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清 龚自珍 《清平乐》词:“垂阳近远,玉鞚行来缓。三里春风 韦曲 岸,目断那人庭院。”
《國語辭典》:韦杜(韋杜)  拼音:wéi dù
唐代的韦氏与杜氏为望族,故用以比喻名门贵族。唐。韩愈 出城诗:「应须韦杜家家到,祇有今朝一日閒。」
《國語辭典》:脂韦(脂韋)  拼音:zhī wéi
脂油及软皮。形容油滑、柔弱。语本《楚辞。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后比喻谄媚、圆滑。《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新唐书。卷一一四。苏味道传》:「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
《漢語大詞典》:韦平(韋平)
西汉 韦贤 、 韦玄成 与 平当 、 平晏 父子的并称。 韦 平 父子相继为相,世所推重。汉书·平当传:“ 汉 兴,唯 韦 平 父子至宰相。” 颜师古 注:“ 韦 谓 韦贤 也。” 唐 张说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若天假三寿,朝登六事,则 郑 之 桓 武 可寻, 汉 之 韦 平 一揆。” 唐 李商隐 《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语 姬 朝之旧族, 庄 武 惭颜;叙 汉 代之名门, 韦 平 掩耀。” 宋 张元干 《瑞鹤仙·寿》词:“向凤凰池上,鸳鸯影里,他年何啻紫橐。看流芳,继踵 韦 平 ,盛传 巩 洛 。”
分類:父子
《國語辭典》:韦弦(韋弦)  拼音:wéi xián
韦,皮绳。弦,弓弦。韦弦语本《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比喻缓急。《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亦比喻受人规戒或矫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漢語大詞典》:布韦(布韋)
见“ 布衣韦带 ”。
《國語辭典》:布衣韦带(布衣韋帶)  拼音:bù yī wéi dài
布衣,指粗布衣服。韦带,没有装饰的带子。布衣韦带为隐士或未做官者的服饰。语出《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后借指一般的平民百姓。唐。王勃 上刘右相书:「于是连阛掩阓者,闭肆而乘其屈;布衣韦带者,阖门而受其困。」
《國語辭典》:佩韦(佩韋)  拼音:pèi wéi
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范冉》:「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
《國語辭典》:韦弦(韋弦)  拼音:wéi xián
韦,皮绳。弦,弓弦。韦弦语本《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比喻缓急。《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亦比喻受人规戒或矫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漢語大詞典》:韦带(韋帶)
古代平民或未仕者所系的无饰的皮带。《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 颜师古 注:“言贫贱之人也。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后汉书·周磐传:“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尝诵《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乃解韦带,就孝廉之举。” 李贤 注:“以韦皮为带,未仕之服也,求仕则服革带,故解之。”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韦带诸生,埏鎔贱质。”
《國語辭典》:韦娘(韋娘)  拼音:wéi niáng
本指唐代著名的歌妓杜韦娘。后比喻擅长歌舞的美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一出:「半放红梅,只少韦娘一曲催。」
分類:著名歌妓
《漢語大詞典》:玄成
汉 韦贤 于 宣帝 时代 蔡义 为丞相, 元帝 时,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见汉书·韦贤传。后借指能继承先辈相位的人。 唐 岑参 《仆射裴公挽歌》:“莫埋承相印,留着付 玄成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相公五君咏曰:‘凄凉丞相府,餘庆在 玄成 。’”
分類: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