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音符  拼音:yīn fú
五线谱上用以记乐音长短、高低的符号。为英语note的意译。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又有附点音符,时间较原音符长一半。
《国语辞典》:四分音符  拼音:sì fēn yīn fú
一种音符时值。在五线谱记法中,为一个实心的椭圆符头加上一个不带符尾的符杆。如♩。为英语quarter note的意译。
《国语辞典》:附点音符(附点音符)  拼音:fù diǎn yīn fú
音符的一种。分单、复二种:单附点音符,即单纯音符符头之右旁加一小点,其音长较原有音符加二分之一长;复附点音符即于单附点音符符头之右旁再加一小点,其音长较原有音符加四分之三长。为英语dotted note的意译。
《国语辞典》: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  拼音:guó yǔ zhù yīn fú hào dì èr shì
民国七十五年一月由教育部所公告的译音符号。是根据原有之「国语罗马字」、「译音符号」修订而成。特点为用现今通行之四声调号表示四声。如yōu(ㄧㄡ)、yóu(ㄧㄡˊ)、yǒu(ㄧㄡˇ)、yòu(ㄧㄡˋ)。
《国语辞典》: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拼音:guó yǔ zhù yīn fú hào dì yī shì
内容为ㄅ、ㄆ、ㄇ、ㄈ等国语注音字母。民国二年创制,七年十一月由教育部公布。七十五年一月公告「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时,将此注音字母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简称为「注音符号」。
分类:国语
《国语辞典》:注音符号(注音符号)  拼音:zhù yīn fú hào
标注汉字字音的符号。分为二式:第一式即民国七年由教育部颁布推行的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等;第二式于民国七十五年公告,取代民国十七年制订的「国语罗马字」,仍用a、b、c等来译汉字的音。
《国语辞典》:译音符号(译音符号)  拼音:yì yīn fú hào
一种特定的拼音符号。参见「国语罗马字」条。
《国语辞典》:八分音符  拼音:bā fēn yīn fú
音乐名词。在五线谱上用以标注乐音长短及高低的一种符号。为英语Eighth note的意译。相当于全音符的八分之一,符号为♪。
《国语辞典》:连音符(连音符)  拼音:lián yīn fú
在乐谱上以弧线连接数个音符,并附记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符号称为「连音符」。通常可分为二连音、三连音、四连音等。
《漢語大詞典》: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符号(’),必要时放在a,o,e前头,使音节的界限清楚,如:激昂jī’áng,定额dìng’é。
《高级汉语词典》:表音符号  拼音:biǎo yīn fú hào
表现某一语言的读音的一整套符号
《漢語大詞典》:升音
比指定音符或乐音升高半度的音符或乐音。例如:升C是升音半度的C。
《國語辭典》:时值(時值)  拼音:shí zhí
1.当时市场的价钱。《儒林外史》第五回:「你要讨猪,照时值估价,拿几两银子来,领了猪去。」
2.适逢。如:「时值水库缺水,大家应节约用水。」
3.指乐谱中各音符的相对长度,如二分音符为四分音符的两倍长。duration、time value中译名。
《國語辭典》:合声(合聲)  拼音:hé shēng
1.声音符合旋律、节奏。《周礼。春官。大胥》:「秋颁学合声。」北周。庾信〈灯赋〉:「楚妃留客,韩娥合声。」
2.将二字合读成一字的音。《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经部。小学类三。钦定音韵阐微》:「惟我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
3.齐声。如:「每天清晨,寺庙里的师父们都会合声诵念经文。」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國語辭典》:速记(速記)  拼音:sù jì
用简略的符号,迅速记录别人说话内容的方法,多用于演讲或会议时。也称为「速记学」、「速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