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7,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箾韶
韶容
妖韶
韶风
韶箾
和韶
韶丽
韶美
韶稚
韶龄
韶护
韶润
韶箫
韶雅
韶仪
《國語辭典》:箾韶  拼音:shuò sháo
参见「箫韶」条。
分類:乐名
《國語辭典》: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乐曲名。相传舜所制的大型乐舞曲。也称为「箾韶」、「大韶」、「九韶」,亦简称「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清。陈奕禧〈虞帝陵〉诗:「飨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
《漢語大詞典》:韶容
(1).清新的风光。 唐 独孤授 《花发上林》诗:“上苑韶容早,芳菲正吐花。”
(2).美丽的容貌。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綺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
《漢語大詞典》:妖韶
妖娆美好。 晋 陆机 《七征》:“舒妍辉以妖韶,若陵危之未安。” 唐 温庭筠 《惜春词》:“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韶,一本作“ 嬈 ”。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餘态。”
分類:妖娆美好
《漢語大詞典》:韶风(韶風)
(1).和风。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王琦 注:“韶风,和风也。”
(2).比喻美德。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挺清誉於弱龄,发韶风於早日。”
分類:和风美德
《漢語大詞典》:韶箾
舜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 杜预 注:“ 舜 乐。” 孔颖达 疏:“ 杜 不解‘箾’义,‘箾’即‘簫’也。尚书曰:‘《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云《韶箾》,即彼《簫韶》是也。 孔安国 云:言簫,见细器之备也。盖《韶》乐兼簫为名,簫字或上或下耳。” 汉 马融 《长笛赋》:“上拟法於《韶箾》《南籥》。”
分類:乐名
《骈字类编》:和韶
南北朝 谢灵运 入东道路诗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
《漢語大詞典》:韶丽(韶麗)
美丽,艳丽。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暮春美景,风云韶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前后侍女无数,尽皆韶丽非常,各有执事,自分行列。” 清 陈维嵩 《五福降中天·甲寅元旦》词:“桃符荔粉,喜街影暄妍,帘痕韶丽。”
分類:美丽艳丽
《漢語大詞典》:韶美
优美。南齐书·临川献王映传:“应接宾客,风韵韶美。”
分類:优美
《漢語大詞典》:韶稚
貌美而年少。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
分類:貌美年少
《漢語大詞典》:韶龄(韶齡)
指青年时期。 清 陈维嵩 《望湘人·赠南水上人》词:“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
分類:青年年时
《漢語大詞典》:韶护(韶護)
见“ 韶濩 ”。
《漢語大詞典》:韶濩
亦作“ 韶护 ”。亦作“ 韶頀 ”。 汤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 杜预 注:“ 殷汤 乐。” 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 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 舜 乐;《护》, 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结 《欸乃曲》之三:“停橈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宋 陆游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濩》矣。”
分類:乐名
《漢語大詞典》:韶润(韶潤)
华美,光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 阮思旷 骨气不及 右军 ,简秀不如 真长 ,韶润不如 仲祖 ,思致不如 渊源 ,而兼有诸人之美。”
分類:华美光彩
《漢語大詞典》:韶箫(韶簫)
(1).即《箫韶》。 舜 乐名。参见“ 簫韶 ”。
(2).古乐器名。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器用三·韶箫:“ 舜 作十管韶簫,长有二寸。”
《國語辭典》: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乐曲名。相传舜所制的大型乐舞曲。也称为「箾韶」、「大韶」、「九韶」,亦简称「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清。陈奕禧〈虞帝陵〉诗:「飨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
《漢語大詞典》:韶雅
(1).《韶》乐和《雅》乐的合称。
(2).俊美优雅。 清 叶奕苞 金石录补卷七引《宋临澧侯刘使君墓志铭》:“神姿韶雅,英议独发。”
分類:俊美优雅
《漢語大詞典》:韶仪(韶儀)
美好的仪容。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妻张氏墓志铭》:“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分類:美好仪容